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始终持“汉节”;苏轼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节,又称使节,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
苏武持节的节是指旌节。苏武持节,是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故事。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官员,他被派往匈奴作为使者。然而,在完成任务返回途中,由于种种原因被扣留,面临归降或者死亡的威胁。但他坚守忠诚,拒绝归降,坚守节操,因此被称为持节。这里的“节”,并非一般的礼节或者节日,而是指一种象征...
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象征物被称为“节”,它是一种重要的官方信物和象征职责的凭证。"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最初是用竹制作,汉武帝时期,节上开始镶嵌黄花,增添了其尊贵的意味。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被派遣持节前往匈奴,面对单于的扣留和劝降,他坚贞不屈,毅然在北海边牧羊长达十九...
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请问题目中的“节”是什么?#国学百题#国考#国考公考#公考 66 4 11 5 发布时间:2023-08-20 17:56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思念~ ... @[赞][赞][赞]@ 8月前·辽宁 0 醉里挑灯看剑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阅读短文内容可知,故事的起因是: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经过是: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
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错误结合上联中未解围忠义等词可知应是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像苏武一样坚守气节矢志不降故选作答诗词描绘的画面题分析时要抓住体现时间地点景物特点和人物活动等词加以概括分析本诗颈联抓住意象帘山酒马雪衣结合动词卷对上沾可知诗句描写了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始终持“汉节”;苏轼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节,又称使节,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
苏武持节的节是指旌节。苏武持节,是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故事。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官员,他被派往匈奴作为使者。然而,在完成任务返回途中,由于种种原因被扣留,面临归降或者死亡的威胁。但他坚守忠诚,拒绝归降,坚守节操,因此被称为持节。这里的“节”,并非一般的礼节或者节日,而是指一种象征,代表地位、...
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 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 【2】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C 【2】(1)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