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敬神,二是腐蚀年轻人的思想。苏格拉底没有请人为其辩护,他自行辩护,陪审团共500人,第一轮投票时,有280人认为苏格拉底有罪,而有220人认为无罪,根据规定,少数服从多数,下一个任务就是决定如何惩罚,也就是量刑问题。苏格拉底当时可以提_要求处以流放,逃脱一死。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非但...
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后,他完全有被保释出狱或逃走的机会,但他慷慨赴死,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人格。他甚至在喝毒酒死亡前还叮嘱别忘了归还邻居家的公鸡. 苏格拉底之死“表明或者被学人们引申来证明如下两点: (1)知识不等于意见,真理不等于理念(意见); ...
1.苏格拉底之死是对“美德即知识”的学说的最高体认和实践 2.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苏格拉底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终年69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
苏格拉底之死有什么意.. 他明明可以不死。 可她依然选择了死。 他没有害怕。 因为他不是自杀,而是殉道。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大案”。导致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有起诉因、政治 因和哲学性格因,而苏格拉底的哲学性格,即“牛虻精神”是苏格拉底之死最真实的原因。苏格 拉底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哲学的三大使命:求善、授法和批判,这三大使命是哲学的生命之本、 动力之源、发展之基,也是苏格拉底以死为代价给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