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河长令将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用三张网串联起来,推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苏州现代水网,着力提升河湖“安保能力、联通活力、净水内力、节水潜力、兴业动力、惠民魅力”,形成“河...
12月14日至15日,第四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4)”在苏州举办。本次会议由苏州科技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主题为“魅力城乡:水网地区的传统与创新”。 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顾菊平表示,此次会议聚焦水网地区城乡发展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问题,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学校将携手多方力量,高效...
12月14日至15日,第四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4)”在苏州举办。本次会议由苏州科技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主题为“魅力城乡:水网地区的传统与创新”。 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顾菊平表示,此次会议聚焦水网地区城乡发展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问题,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学校将携手多方力量,高效...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主持召开市规委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河网水系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等事项。 全市现有各级河道24643条,大小湖泊(荡、漾)401个,总水面率约为36.9%。经过多年治理,基本形成了“一江、百湖、万河”的“三横两纵”水网布局,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
上周六(12月1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苏州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在苏召开。 会议以“魅力城乡:水网地区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水网地区城乡发展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保护与更新、生态与安全、智慧与创新,让历史悠久的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以崭新姿态...
“六个转变”,抓好水务发展“六力并举”,推进水务实践“六大任务”,建设蓝色生态水网先行区、水务一体化发展标杆区、水务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为苏州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为建设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市提供水务基础支撑和保障,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十四五”期间苏州...
第四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4)将于2024年12月13日-12月15日在苏州召开,会议以“魅力城乡:水网地区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欢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会。 中国…
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 规划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 第7条规划原则 1.河网水系规划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 2.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确保防洪安全,发挥综合功能。 3.利用地理优势,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提高工程实施效果。 第三章河网规划 第8条...
坚持系统化思维,以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为核心,因地制宜考虑城乡发展本底和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在太湖、长江沿岸、城市近郊等区域整合湿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采取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生态治理和保护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扬子晚报网9月22日讯(记者 薄云峰)9月20日,苏州市签发2022年第1号总河长令,部署“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河湖”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农村幸福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绘就水清、岸绿、景美、文兴的新画卷。 苏州具有两千多年建城史,也是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历史。苏州因水而兴、缘水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