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宋天文、地理图等碑石。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文庙内。文庙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现存建筑除大殿为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外,大部系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戟门内保存着宋代线刻的平江图碑、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和帝王绍运图碑,是研究古代科技史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国保计划之八: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1-131-4-7)探访时间:2021年12月31日苏州文庙是北宋景祐元年范仲淹任苏州郡守时创建,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重建。苏州文庙现辟为碑刻博物馆,内有四大宋代碑刻:《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和《平江图》碑,代表“天、地、人、城”,列入第一批国保。后苏州...
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的文庙内,珍藏着一系列具有历史价值的石刻,其中包括中国南宋时期的天文、地理图等碑石。这座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的文庙,虽历经多次重建,但戟门内保存的宋代石刻,如平江图碑、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和帝王绍运图碑,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史具有重要意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三)帝王绍运图(P1) 7/7/2018 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藏一级文物 碑额题有隶书“帝王绍运图”五字,“绍”为“继承”之意。碑图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开始直至南宋理宗,记录一百九十...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文庙内 所属时代 南宋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1961 批次 第一批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文庙内。文庙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现存建筑除大殿为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外,大部系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戟门内保存的宋代线刻的平江图碑、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和...
文庙内保存着众多历代碑刻。其中尤以《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即谓“天、地、人、城”四大宋碑最为著名。它们原先均放置在大成殿,现在则被转移到殿侧的厢房内,实行专项保护。1961年,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苏州文庙与文庙内石刻合并,称为...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 外文名称 Suzhou Wenmiao nei Songdai Shike 建造时间 北宋景元年(1034) 所在地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 碑高 2.84米 碑宽 1.4米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文庙内。中国南宋天文、地理图等碑石。文庙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现存建筑除大殿为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外,大部系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戟门内保存着宋代线刻的平江图碑、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和帝王绍运图碑,是研究古代科技史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