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苏定方是个军事天才,但不谙政治,不会处理和同僚的关系,所以引来了许多大臣的嫉妒,以至于其战功的史料被人为删除;第二,苏定方非唐帝国嫡系出身,先是投奔过窦建德、刘黑闼,后来还受到过废太子李建成的青睐,被打压污蔑也就在所难免了;第三点,苏定方曾经所在的窦建德集团和瓦...
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唐朝的...
这是他一生的作战路线图,大概只少画苏定方在青海上面大战吐蕃的经历,苏定方一辈子打过漠南漠北朝鲜半岛,足迹远及中亚咸海,兵临波斯边界,晚年还在青海上大战吐蕃,这人你们觉得比蒙古四獒里的哲别速不台如何,或者比阿拉伯的哈立德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16 01:44回复 云...
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苏定方纵兵劫掠被打入另册,但是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苏定方被打入另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该跟纵兵抢劫没有一毛钱关系,唐军的建军思想从来就不是假道学,特别在对外战争中纵兵劫掠、屠杀都是常规操作,这么干的人多了,但是因此受到处罚的人却特别少,即使受到处罚没几天也都随便找个理由一笔...
苏定方不仅不是奸臣,还是大唐功臣,不世出的名将,战功赫赫,威震天下。早年的苏定方其实和李唐是敌对的 其实我们对苏定方这个名字是有一定误解的,他真正的名字叫做苏烈,字定方,原本是冀州武邑人(河北武邑县),后来迁居到京兆郡始平县(陕西咸阳一带)。隋末天下大乱后,京兆郡也经常受到义军或者贼寇进攻,...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十五岁时,以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
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深入了西突厥腹地。阿史那贺鲁闻讯后,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围堵,但无法阻挡唐军锐气,苏定方挥师大举进攻,斩杀敌军数万,西突厥人马向西溃败。苏定方下令继续追击,当时正值入冬,大雪漫天,积雪“平地二尺”,将领们请求天晴后再进军。苏定方说:“这样...
武德六年,刘黑闼败亡,李建成听取魏征之策,主张仅惩首恶,不问余党。苏定方因此得以解脱军籍,返回故里,过上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贞观伊始,李世民慧眼识才,提拔苏定方为匡道府折冲郎将。随李靖征讨东突厥,铁山之战中,苏定方率二百骁骑突袭敌营,颉利可汗仓皇而逃,余众皆降。战后,苏定方因功被封为左...
苏定方并不是早期投唐的人,相反他是在贞观初期才被启用,而且未立寸功,可以说是势单力薄,又在该战中出了风头,很是惹眼,自然也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所以苏定方肯定是被责罚了,甚至直接被李世民晾了起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雪藏了起来。 这种雪藏可能是无意的,李世民晾他是为了堵住文官们的嘴,让他们不必再指...
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苏定方被描绘成一个奸诈阴险、反复无常的小人,可事实上这跟正史完全不符。苏定方是河北武邑人,隋末天下大乱,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他,追随父亲组织起民间武装,承担了保卫乡里的责任。少年苏定方作战英勇,父亲去世后他受命于官府,率领乡勇斩杀张金称、杨公卿。隋炀帝死后,苏定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