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KEGG注释,共鉴定出11个结构基因,其中花青素3-O-葡萄糖基转移酶(RrBZ1)基因6个,分属于5个家族,2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木糖基转移酶(RrUGT79B1)基因属于一个家族,1个花青素3- O-葡萄糖苷5-O-葡萄糖基转移酶(RrUGT75C1)基因和2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6’-O-酰基转移酶(Rr3AT)基因属于两个...
根据KEGG注释,共鉴定出11个结构基因,其中花青素3-O-葡萄糖基转移酶(RrBZ1)基因6个,分属于5个家族,2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木糖基转移酶(RrUGT79B1)基因属于一个家族,1个花青素3- O-葡萄糖苷5-O-葡萄糖基转移酶(RrUGT75C1)基因和2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6’-O-酰基转移酶(Rr3AT)基因属于两个家...
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苷合成最后一步的关键酶,可把不稳定的花青素催化成花青素苷.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蓝色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中克隆到一个3GT基因(Ma3GT),Ma3GT cDNA全长1 377bp,编码458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3GT蛋白序列相似性达55%~64%.进化分析表明,Ma3GT与单子叶植...
摘要: 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苷合成最后一步的关键酶,可把不稳定的花青素催化成花青素苷.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蓝色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中克隆到一个3GT基因(Ma3GT),Ma3GT cDNA全长1377 bp,编码458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3GT蛋白序列相似性... 查看全部>> ...
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花青素 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 3-O-葡萄糖苷、锦葵素 3-O-葡萄糖苷、牡丹素 3-O 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 3-O-葡萄糖苷是红色果皮色素积累的主要代谢物。进一步的转录组学分析表明,从上游(苯丙氨酸解氨酶)到下游...
3种无色花青素在花青素合成酶(ANS)催化下形成天竺葵素、矢车菊素和飞燕草素。不稳定的花青素通过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催化形成稳定的花青苷。矢车菊素苷经由甲基转移酶(OMT)催化形成芍药花苷,飞燕草素苷经由OMT催化形成牵牛花素苷和锦葵素苷(图1)。
此外,拟南芥中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包括PAL、C4H、花色苷合成酶(CHS)、花青素-3-O-葡萄糖基转移酶(3GT)等等。这些酶在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各个阶段花青素合成的调节。 三、最新的研究成果 调控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基因的研究是花青素合成途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
花青素在UDP-葡萄糖: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UFGT)的作用下,与UDP-葡萄糖结合,生成不稳定的花青素苷。这些不稳定的花青素苷进一步通过甲基转移酶、酰基转移酶等酶的修饰,生成稳定的花青素苷,最终积累在液泡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营养等都会对花青素苷的合...
;LAR,无色花青素还原酶;ANS,花青素合酶;ANR,花青素还原酶;3GT,花青素3-O-葡萄糖基转移酶;3AT,花青素3-O- 葡萄糖苷6″O-酰基转移酶;BGLU,β-葡萄糖苷酶;PPO,多酚氧化酶;和Prx,液泡过氧化物酶。灰色箭头和方框表示与花青素代谢 相关的非显著和间接因素;紫色箭头和方框表示与花青素代谢相关的显著差异基因和直接...
第三阶段二氢黄酮醇,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 素被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aynthase, ANS) 转化为矢车菊色素,天竺葵色素和飞燕草色素(图 2).这一阶段是将无色的花青素前体生成有色花青 素,进而通过类黄酮 3-O- 葡萄糖基转移酶(flavonoid 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