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张汝京回到中国大陆,相继创办了中芯国际、新昇半导体和芯恩(青岛)这三家公司。中芯国际是中国第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新昇半导体是中国第一家300mm大硅片企业,而芯恩集成是中国第一家CIDM模式的企业。2022年,张汝京离开芯恩,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 2023年8月4日,达拉斯浸信会大学(DBU)授予张汝京荣誉人文博士头衔。
本以为张汝京加盟积塔半导体是结束了,没想到这次出席立恩半导体的光罩项目签约现场,这或许意味着张汝京再次开启新的半导体征程,带领国产芯片组建光罩工厂,解决光罩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难题。 74岁的张汝京本可以退休,但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变幻多端的当下,张汝京也许还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让张汝京继续前行。怀揣着纯粹的“中国...
五位董事长、四位 CEO 接力奋斗,缔造中国第一“芯”。2000年4月中芯国际由张汝京博士与王阳元院士,带领 300 多位台湾技术人才和100多位欧美日韩国专业人才共同创立。公司成立以来肩负着中国半导体产业持续发展升级的重任,公司第一条产线用 13 月建成投产,成立初期利用3年时间建设拥有4 条8 英寸和1条12英寸产线。
这有利于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上的扩产,能够解决一部分产能紧张的问题。 另外,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在青岛芯恩的项目,已有进展,8寸芯片厂的动力厂房、研发、设计、办公楼六栋单体完成主体施工,即将投产。当有限新增的8寸产线运转起来,产能紧张也能够有...
公司成立之初,在 CEO 张汝京的带领下尝试突破先进制程节点,整体 ASP 维持在2000 美元左右。后由于公司改变产品结构,着力于成熟制程,ASP 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019 年 Q4 开始,受益于产业景气度提升,公司 ASP 逐步回升,2020 年Q3 增至 1724 美元。智东西认为,作为“中国芯”龙头,中芯国际肩负着民族科技产业崛起的...
作者: 张汝京谈中国半导体现状:掌握芯片技术迫在眉睫 张汝京谈中国半导体现状:掌握芯片技术迫在眉睫
【冰雷丶】2024芯片大事件:新型光刻机、2nm芯片、AI霸主与国产崛起全梳理 1227 -- 11:40 App 【熟肉】剑指最高端,日本的芯片雄心(终章) 1654 8 27:13 App 【问题先生】台积电GAA纳米片,2nm制程,破世纪芯片工艺,但功效、密度提升很少,没人采用,为什么? 629 -- 3:28 App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如何缔造中国...
国产光刻机的发展史回顾网页链接这时候的半导体产业突然活了过来,2000年之后,中国芯片进入了海归创业和民企崛起的时代。中星微的邓中翰于1999年回国,中芯的张汝京于2000年回国,展讯的武平和陈大同于2001年回国,芯原的戴伟民于2002年回国,兆易的朱一明于2004年回国,他们带着丰富的经验和珍贵的火种,跳进了中国半导体行业...
上海积塔半导体公司 半导体芯片界的“独角兽”公司#中国芯中国心中国梦#张汝京半导体之父的芯片梦#芯片领域的崛起#半导体的产业链之路#上海临港新区 - @在回忆里流浪于202408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9.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张汝京曾说,12英寸芯片级硅棒和衬底制造是目前国内半导体价值链上缺失的一环。我们已经见证过中国显示面板产线从落后到跟随再一路逆袭到全球第一的奇迹。目前中国的大硅片公司正在重现这个剧本,而数字逻辑、存储器、宽禁带半导体产线等未来可期。 硅片大约占晶圆成本的40%。目前国内8英寸产能产能将增加90万片/月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