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十四点负泥虫是一种独特的昆虫,其成虫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成虫的体型呈长椭圆形,尺寸在5.5~6.5毫米长和2.5~3.2毫米宽之间,颜色多为棕黄色或红褐色,表面分布着黑色斑点。头部的特点尤为显著,前段及眼周围、触角均为黑色,其余部分则是褐红色。头部带有黑色斑点,触角由11节组成,且较为...
芦笋十四点负泥虫在不同的季节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性。在山东、华北地区,这种虫害每年可以繁衍3到4代。冬季,成虫会在笋盘周围的土下以及枯茎中越冬,直到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它们开始出土活动。4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卵期通常持续3到9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和幼虫首次进入大规模危害...
芦笋园的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从清园除虫开始,冬前和春季应及时清理笋田中的枯枝落叶,并将枯茎拔除,集中销毁,这样可以有效地消灭越冬的负泥虫成虫。在负泥虫越冬代成虫出土高峰期,可采用多种农药进行喷洒,如0.6%无名霸(苦参烟碱醇液)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
芦笋虫害防治十四点负泥虫芦笋虫害防治十四点负泥虫 芦笋虫害防治十四点负泥虫 国内分布范围较广泛,在山东等地一年发生3-4代,以成、幼虫啃食芦笋嫩茎或表皮造成为害,能导致笋株畸形或把其食成光杆,造成笋株变矮畸形或分枝,拟叶丛生,严重的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①清笋园除虫,冬前或早春及时清洁田园,清除...
温室绿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防治 十四点负泥虫属鞘翅目,负泥虫科。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为害特点:成、幼虫啃食芦笋嫩茎或表皮,导致芦笋植株畸形或食成光杆对绿笋危害最重。危害成茎,时常啃食其嫩皮,破坏输导组织,造成芦笋植株变矮畸形或分枝,拟叶丛生,严重的可使被害株干枯而死。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特征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在芦笋栽培过程中,十四点负泥虫对芦笋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峻影响了芦笋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农户们必需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特征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芦笋木蠹蛾及芦笋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芦笋十四点负泥虫防治技术研究
芦笋木蠹蛾以及芦笋十四点负泥虫是近年来芦笋田发生面积最大、为 害最重的害虫。调查发现,其一般为害三年生以上笋田,轻者造成死苗20%~30%,重者死苗 60%~80%,给笋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山西省芦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1]。 为控制其为害,笔者进行试验研究,现就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