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芋螺毒液还含有减轻疼痛的毒素,芋螺用它来安抚受害者,使其无法感知疼痛,随后将其麻痹并杀死它。较大的芋螺种类可以长到23厘米(9.1英寸),一些较大物种的毒液,尤其是食鱼动物的毒液,足以杀死一个人;现时人类被芋螺科物种毒死的纪录约30笔。人类受害者几乎没有痛苦,因为毒液含有镇痛成分。据报道,有些物种可以在...
芋螺科与榧螺科贝壳标本 - 资深化石猎人陈敏于202403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3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芋螺很多,占据的却只是贝壳王国的一个小小展柜。其他如管螺科的贝壳,单独看,个个都像细而扭曲的管子,它们生活在海底的礁石或树枝上,喜欢纠缠在一起抱团生长。劳斯管螺缠绕在一根树枝上,整体看去,淡黄的颜色,婉约的造型,像是古代女子头上戴的发簪,走起路来,能跟着一步三摇。坚螺科有很多被叫作蜗牛的贝,我并...
芋螺科,这个热带贝类家族(见图4)[4],热爱温暖的海洋环境,广泛分布于沙岸、泥岸以及岩礁岸的多种栖息地。它们的生活习性以昼伏夜出为主,通常在夜晚活跃。这些贝类是典型的肉食者,它们的饮食范围包括其他软体动物、蠕虫和小型鱼类。在分类学上,芋螺被归类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其独特的外形特征易于...
🐚 尼科巴芋螺,属于芋螺科(Conidae),最初在尼科巴群岛被发现,如今在菲律宾和印尼海域有大量出水,并流入标本市场。🌊 尼科巴群岛位于安达曼海,是印度的海外领地。由于地处大洋之中,曾被英国殖民者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采集信息:2024年3月,在印度尼西亚的苏姆巴瓦岛,潜水员在10-15米的深度下发现了这种...
带毒刺的芋螺科 作者丨炭烤猪头 芋螺科(Conidae),英文名cone snail,还有个广为人知的俗名叫做“鸡心螺”,是属于新腹足目的掠食性海螺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类,共有约800个已知的物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地区。 芋螺科成员用来捕猎的独门利器是从口中伸出的吻管,其中含有一根由特化的齿舌形成的带倒钩的毒刺,...
芋螺(Conidae)是海洋软体动物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在于体内含有毒素。它们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中国,芋螺种类已经鉴定超过30种,其中线纹芋螺、地纹芋螺和纹文芋螺的毒性最强。这些动物在被摄入后,会导致人体出现呕吐、剧痛等中毒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等危及生命的表现。...
芋螺科的物种很美丽也很神奇 它们通常栖息在海底的泥沙中 靠捕食泥沙里的蠕虫或软体动物为食 芋螺是一种带毒的螺 但并不像网上营销号所说的那么吓人 也是要分品种的不能一概而论 能毒死人的是杀手芋螺 口比较宽是吃鱼类的,毒液对脊椎动物有致命效果 会对人类产生威胁 ...
口盖部分是芋螺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呈新月状,且尺寸远小于壳口。其角质质地,底部有核。此外,齿舌的特点是只有边缘齿,末端还会有一个倒钩,这种结构对于芋螺的生存和捕食具有重要意义。壳体表面通常覆盖着一层易于脱落的黄色薄壳皮,这也是芋螺科独特的装饰之一。总的来说,芋螺科的贝壳以其独特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