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就是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主要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批玉器的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良渚玉器的材质为透闪石,其硬度达摩氏4—6度。简介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良渚文化是崇玉、用玉的文明,透闪石软玉已成为当时用玉的主流,切割、管钻、微雕、抛光等琢玉工艺技术也已经完全成熟,良渚社会有着普遍信仰的神像,形成了以琮、璧、钺和复杂头饰等为代表的一套成组玉礼器系统,开启了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结合出土场景并根据器物形制和纹样,良渚文...
琮、璧、钺是良渚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器型。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良渚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璧是一种圆形玉器,中央有孔,通常作为礼器使用。钺则是一种斧形玉器,有的带有扉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二、冠形器 冠形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一种独特器型,其形状类似于古代的...
良渚文化玉器还非花随严刑使的材质,根据反山、瑶山、福泉山日探什、寺墩等多处遗址出土玉器的矿物学鉴定,以具有膻状交织纤维显微结构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闪石玉为主力军,也有部分蛇纹石岫玉,其他叶腊石、萤石、绿松石、菱镁矿、迪开石、玉髓等丰富多样的美石类"假玉",也被不同程度的使用。作为良渚文化玉器玉料的...
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件玉琮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头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其它玉琮 非常漂亮,1800克。鸡骨白 ...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管和玉珠的数量最多,是组成组玉挂饰的基本元素。它们或单独组装成串,或与玉璜复合成串。玉管一般有圆柱形、琮形等,而玉珠则大小不一,素面,中有对钻圆孔,少数为隧孔。🌉 璜:太湖流域的传统玉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传统玉器——璜,在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多为条形或桥形,单独穿绳引线勒...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图记完这些精美的玉器,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玉琮:天地相通的象征 🌍 玉琮是最具代表性的良渚文化玉器之一。它的形状是外方内圆的筒形,四面中间有竖向凹槽,表面常常雕刻着精细的神人兽面纹。很多人认为它象征着天地相通,可能是用作祭祀或权力的象征。想象一下,在古代,人们用这样的玉琮来沟通...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长江下游新石器早中期玉器,大多集中在杭州湾和太湖流域周围。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已有玉璜、玉玦、玉管、玉珠、玉坠等玉器种类,而良渚文化玉器更是举世瞩目。良渚文化反山墓地 良渚文化莫角山宫殿遗址 良渚古城及其外围的水利工程 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器以磨光黑陶和精美玉器为主要特征,尤其是大量的玉器。这些玉器以琮、璧、钺为代表,纹饰华丽,新创纹样繁多,有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立人纹、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