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发现了良渚水利系统的第一条水坝——塘山遗址,位于良渚遗址群西北部,长约6公里。据地形推断,它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冲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古城避开山洪的直接侵袭。 它从西到东分成三段。东西段为单层坝体,而中段则为双层坝体结构,北坝和南坝有二三十...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位于太湖平原上,其外围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修建于距今5000-4850年,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千米,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良渚遗址核心区聚落考古”和“外围水系研究”,近年来取得新突破。其中,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由“两级”变成了“三级”。 王宁远说,目前,在良渚古城周边,他们已经发现了350多处遗址,而遗址群的整体聚落结构在良渚时间的早、中、晚期之间发生过巨大变化,这也与先民治水的工作密切相关。 据介绍,在距今5300至5000年的良渚文化早期,先民利用山前地貌加以改造,形成了多中心散点式的聚落。著名的瑶...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表明,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个发展阶段。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和...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世界同期罕见的大型水利系统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由它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对其后5000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并真实、完整地保存下来...
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记者孔颖 刘悦)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文物局29日通报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坚实支撑。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自1936年被发现,曾...
其中,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的收获包括:一是通过对北村中村南王庙遗址调查发掘,以及瑶山外围太平坞等聚落结构新线索的分析,建立前古城时代良渚遗址群聚落分布的框架认识;二是基于遥感和地信分析,结合考古勘探发掘,揭示良渚水利系统复杂结构,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重要线索,深化了良渚中期阶段...
[新闻直播间]文化中国行·良渚古城遗址 考古不断推进 遗址水利系统持续有新发现 00:03:09 [新闻直播间]中国外交部 美方应停止炮制散布针对别国的虚假信息 00:01:36 [新闻直播间]七国集团峰会公报再次炒作涉华议题·中国外交部 公报翻炒陈词滥调 充斥偏见谎言 00:03:03 [新闻直播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称加强与中...
今天(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4项考古最新进展。 此次聚焦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