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介绍:“良渚遗址的年代,大约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我们对良渚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全力的支持。良渚的考古工作者也不负众望,用他们扎实的工作,为我们提出了实证性的资料。”良渚的古城、良渚的大型水利工程、良渚的莫角山遗址等一系列考古发现,提供了能够实证...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二里头古都的面积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以前最为宏大的聚落遗址。本文结合早期历史文化格局的变迁,拟对这三处超大型中心聚落的结构功能、统治和影响范围、形成和衰亡背景等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藉此对理解早期文明的演进之路有所助益。一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良渚...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
李群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围绕浙江余杭良渚、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29处核心遗址,在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精心设计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大约从...
连日来,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在洛阳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贺词中关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等表述,更让无数洛阳人倍感亲切和自豪。华夏锦绣大地,孕育了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拨开历史的烟云,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
良渚文化也称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年-4500年。分布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该地区最大的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同时陶器也相当细致。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该中心分布在豫中、豫西,首先发现于河南郑州市洛达庙...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先民所创造。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州区、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二里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