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似乎可以说,在《致命的自负》等著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是哈耶克对本世纪一系列巨大的政治灾难——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和苏联建立起来的暴虐统治——做出的反应,就此而言,他与本世纪同他立场十分不同的政治理论家(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人物)共同分享着一个时代背景,只是他们做出的反应各有不同而...
在《致命的自负》第九章“宗教与传统的守护者”部分,哈耶克指出宗教中包含着人们理性难以全部认识的传统智慧,传统守护者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在《致命的自负》最后“附录”部分,哈耶克用7 篇补论解释了相关概念或交代有关背景知识,如 “自然的” 和 “人为的”、人类交往问题的复杂性、时间与结构...
《致命的自负》一书并不是哈耶克早年的作品,而是他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哈耶克写此书时已年届八十高龄,缘起则是1978年他曾打算以“社会主义是否是个错误”为题,在西欧左翼思想的大本营巴黎与他的对手设场斗法,来一次类似最后决战一般的大辩论。这种在学术讨论中十分反常的做法当然不易落实,哈耶克便在同道的鼓励下,...
《致命的自负》一书并非哈耶克的早年作品,而是他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但是当1988年开始出版《哈耶克全集》时,编者巴特利三世(W.W.Bartley, Ⅲ)却把它列为首卷。因此最初读到它时,读者心中也许不免会有些不解:一本新作乍一面世,就以全集第一卷的面目出现,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合常规。 不过只要我们把全书读完,便...
“致命的自负”(The Fatal Conceit)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其著作《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错误》(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中提出的概念。这本书是哈耶克晚年思想的总结,也是他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批判的集大成之作。哈耶克认为,“致命的自负”是...
哈耶克反对“理性”,反对“计划”,反对“管控”,认为人类存在严重的“理性的自负”,只是非常“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反对理性,崇尚自由,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由”是一种完全放任、为所欲为的自由,但实际上,哈耶克这里,真正的“自由”不是一种“本能式”的放任自由,而是一种,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状态...
《致命的自负》是英国法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于1945年发表的一篇演讲。这篇演讲以批判中央计划经济为主题,强调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在阅读《致命的自负》后,我深受启发,特别是在法学原理方面,它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法律的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强调了知识的分散性...
《致命的自负》一书并非哈耶克的早年作品,而是他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但是当1988年开始出版《哈耶克全集》时,编者巴特利三世(W.W.Bartley, Ⅲ)却把它列为首卷。因此最初读到它时,读者心中也许不免会有些不解:一本新作乍一面世,就以全集第一卷的面目出现,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合常规。
我读《致命的自负》 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荷尔德林 一直都非常喜欢哈耶克,这次读他的《致命的自负》比原先的《通往奴役之路》相对更为深邃。 哈耶克在我看来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一生都在与社会主义功利主义论战,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哈耶克... (展开) 66 1 8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