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释字词〗 方:大地之德,受约束而合矩者也。地虽广大,可分四方;四方有界,则可丈量,可丈量者有范矩也。圆者中规,方者中矩,故方者为合矩者也。 化光:演化并光大。化:就是指按照预设的目标和程序而演变。光:光...
“至静而德方”,阳主动,阴主静,坤卦六个爻都是阴爻,所以说“至静”。“方”是仿效,是讲坤卦规规矩矩地在一个框架里循序修习乾卦所代表的天道。坤卦静承天德,也能够用“方”的原则来自处,这是点明了坤卦的自处原则。“后得主而有常”,坤卦不能“先天”而行,“后天”而行才能“得主”,“主”指...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全文如下: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原文】《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释文】《文言》说:坤代表极为柔顺,但行动起来也会变得极为刚强;外在的表观仪为宁静,而内在的美德却极为方正。君子秉承坤德而感遇明主,由此走上正确的道路;君子能够如同大地那样承载万物,而能...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文言》说:坤极为柔顺,但在运动中却显得刚强;极为文静,但品德却是刚正的。地道后于天,而行动是遵循常规以天为主,同时还包含万物而广大化育。坤的性质是柔顺的,它顺承...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释义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摘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解释: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
《直方周易》坤 文言 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 承天而时行。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至静而德方什么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这是《周易》的第二卦,译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地的变化要与天的变化相适应,相协调,(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反馈 收藏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道至柔且静,然不刚不方,则何以载物而不移?圣人恐「刚」字害「坤」体,故曰「动也刚」。动其发用处也。「坤」体静,微有震动,便为灾变。所以能安静者,以其德「方」故也。惟「方」故「止而...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文言》说:坤极为柔顺,但在运动中却显得刚强;极为文静,但品德却是刚正的。地道后于天,而行动是遵循常规以天为主,同时还包含万物而广大化育。坤的性质是柔顺的,它顺承着天,按四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