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人、真人、神人能做到的圣人都能做到。《天下篇》中说:“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圣人无名。圣人是道家理想中的最高人格。《道德经》中说:“道恒无名”,圣人的一切跟都是跟“道”保持高度一致的,这是基于...
《道德经》有四种失道的层次:物、俗人、不善人、下士;《庄子》有四种得道的境界:真人、圣人、至人、神人。一、真人 真人,《黄帝内经》说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已经相当于是《庄子》中神人的境界了。相比之下,我更认可《庄子》对...
至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完全懂得天人之理,保持着与阴阳的和谐,顺应四时的变化,摆脱了世俗的纷忧,积精全神,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天地之间,视听于八方之外,能够增加寿命而且保持强健。进一步也可成为“真人”。 3 圣人百年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
1. 神人:具有无所不能的至神境界,超脱凡尘,拥有神通广大的能力。2. 天人:次神级别,如道人,能够进入地阴之境,例如阴冥界之神,介于神人与真人之间。3. 真人:长生不老的仙人级别,包括那些虽然犯罪但拥有真人神力的妖魔鬼怪,这一级别的人已经超脱了常人的生死轮回。4. 至人:通道明分境界的...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就讨论了人的分类,黄帝根据人的寿命长短,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与天地同寿,属于神仙系列;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注译:说至人畅游天地,达到忘记自己的地步。神人即真人,不追求世俗的成功,成就万物但又不据为己有。圣人不追求名声,只求惠泽万民。这是真人、至人、圣人之间的区别。 3、圣人 所谓圣人,即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原文:“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注译:通过修身养性、假以学习而得道的人,...
接下来,章教授分别论证了《庄子》中至人、真人、神人、圣人之“游”即是一种行气的高妙境界,以及他们与修炼气的功法的密切关系。“至人”就是极致之人。与普通人比,至人是可望不可即者,关键在于“神气”不同。“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是至人的神功。这种神功与下文“游逍遥之虚”名异而实同,...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皆...
真至圣贤是黄帝内经里的排名,并有严格的标尺,其中至人可达真人境界,但是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寿命,真人真的是寿与天齐,可以理解为真人是修炼成仙的,就是“人仙”,至人还是人是有寿命限制的,再有就是能力不同,至人很少有达到真人的能力的,毕竟年龄所限,修炼不够嘛,真人是可以提携天地把握阴阳的。
庄子说,贤人不会过问小人的阴谋,圣人不会过问贤人的处事。可见,圣人在于贤人之上,但是如果要归纳,他们是在同一个领域的,也就是“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的领域。真人,是归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的领域。至人,是归于“和光同尘”的领域。神人,应该是归于“道冲”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