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
自遣唐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知识,人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注释 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今天有酒就痛饮一番,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忧愁就等明日再去烦心。📜背景:罗隐的《自遣》一诗,创作时间不详。在晚唐社会政治极端腐败的背景下,罗隐的仕途也颇为坎坷,十次进士考试均未中第。他的诗作常常以激愤的心情、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的丑恶,《自遣》便是其中较有名的篇目之一。🔍赏析:“得即高歌失即休”...
《自遣》罗隐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注释 ⑴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⑵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⑶今朝:今日。 《自遣》罗隐 古诗创作背景 ...
《自遣》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 作品名称 《自遣》 作者 罗隐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相关图书 ...
罗隐《自遣》翻译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配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罗隐《自遣》赏析 《自遣》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罗隐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便化进取为愤怒,视功名如烟云,常常以激愤的心情、锐利...
诗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宽慰的意思。解读此诗,关键全在于诗人将“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而诗人之“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上书,皇帝不听;劝说,皇帝不理;讽谏,皇帝会恼怒。那诗人怎样排遣,是采取了不理、不采、不合作、不发言的态度。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虽带...
首先,罗隐在诗的开篇就以一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展现了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它的意思是说,倘若得到就高歌,倘若失去就罢休,再多愁再多恨也悠闲自在。对于罗隐来说,这里的得失主要就是他踏入仕途的机会。然而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让罗隐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条不能前行的死路。所以罗隐便进取为不在...
古诗词鉴赏 | 《自遣》 唐·罗隐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注释 得:指得到高歌机会。 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今朝:今日。 译文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