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心证原则的法条依据主要体现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中。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具体而言:法规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表明,单一的口供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必须有其他证据...
自由心证原则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单一法条,而是体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诉讼法或证据法中,且多以法官根据理性和良知判断证据的规定出现。自由心证原则是指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力,由法官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形成内心确信并依此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在德国,《德国刑诉法法典》的相关规定体现了自由心证的精神。
民事诉讼之“自由心证”《民诉法解释》108条规定:“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
国民政府仿效资产阶级国家“自由心证”的法律原则。1935年《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 ) A. “证据之证明力,由法院自由判断之。” B. “证据之证明力,由
法官自由心证的法条 1小时前 法官在审判案件时,确实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体现在法官在法律规定和原则范围内,对案件事实或者法律适用问题酌情作出裁判,或者是在多种合法的法律解决方案之间进行合理选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法官可以随意裁决,他们的自由裁量权是受到法律和职业道德严格约束的. 首先,法官的自由...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典》第114條的規定,評價證據係按經驗 法則及有權限實體之自由心證為之,但法律另有規定者除外。 二、換言之,法官在對構成訴訟標的的具爭議事實,在事實審層 第314/2013號(刑事上訴)案第2頁/共25頁 面上作出認定或不認定時,除了法律對評價證據方面另有事先規定的情 ...
关于自由心证司法适用之探讨——兼论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理解 司法实践中,自由心证已经成为我国法官审查判断证据一种制度.但是,应如何确定合乎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心证规则,克服证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保障法官独立审判和防止恣意... 袁新宽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被引...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法律条文的相关规定 B. 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D. 法官的资历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反馈 收藏
A.自由心证制度发轫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自由心证产生了:18世纪的欧洲大陆C.自由心证废除了刑讯逼供和法定证据制度D.1808年法国颁布的刑诉法典中将自由心证确立为一项制度E.德国1877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也确立了内心确信原则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D,E 反馈...
综上,对于“只有借条是否可以认定借贷关系”类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无法证明要件事实的情况下,代理律师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从其他角度充分举证,提示法官运用自由心证原则认定案件事实,以免陷入机械适用法律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