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3月8日,临床阶段生成式AI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阐述由其生成式AI发现和设计的潜在全球首创TNIK抑制剂INS018_055从算法开发走到2期临床试验的历程,并首次披露该药物的临床前和1期临床试验数据。INS018_055是英矽智能目前进度最快的...
然而由于起始细胞量的要求,传统的Hi-C技术无法揭示复杂生物组织中的染色质结构异质性;而现有的单细胞Hi-C技术受到通量与成本的限制,难以捕捉足够多的细胞以揭示复杂细胞类型中特异性的染色质结构。因此,开发高效、便捷、经济的单细胞染色...
ACE质谱流式信号放大技术是单细胞蛋白分析中一项革命性的突破。这套独特的生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可将单细胞高维蛋白表位定量分析扩展到之前由于技术限制而从未涉及到的低丰度蛋白组。另外,结合成像质谱流式IMC...
今天,Ertürk团队再次取得突破,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重要成果,宣布开发了一种新的全身免疫标记成像技术wildDISCO[2]。 与之前的同类可视化成像技术相比,wildDISCO的标记依赖于广泛使用的IgG抗体,无需造价昂贵且耗时的转基因技术或纳米抗体技术,成功克服了现有方法面临的技术限制。
当地时间2024年3月8日,临床阶段生成式AI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阐述由其生成式AI发现和设计的潜在全球首创TNIK抑制剂INS018_055从算法开发走到2期临床试验的历程,并首次披露该药物的临床前和1期临床试验数据。
“二十年磨一剑”,打造全球首个多组学标准物质石乐明教授团队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解决多组学研究质量控制的核心难点,他于2004年创立国际MAQC组学大数据质量控制联盟,持续聚焦基因芯片、转录组测序、基因组测序的数据产生、分析的可靠性等关键问题,分别于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21年在《自然·生物技术上》以4个专辑...
现在,中国科学家构建的全球首个青藏高原冰川微生物基因组及基因数据集(TG2G)正式出炉。这项研究于北京时间6月27日晚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上。 这是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澳大利亚和丹麦合作团队的成果,其中汇聚了青藏高原21条冰川30个门类物种的2500余万条基...
北京时间2023年9月7日晚,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由复旦大学/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石乐明、郑媛婷团队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方向、董莲华团队,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张瑞团队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套多组学标准物质“中华家系1号”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期刊发的2篇科研论文分...
而LipoAgTNZ杀灭微生物并激活免疫应答的假说,也同时得到了证实:肠癌内浸润的CD3+/CD8+T细胞及CD44+CD62+记忆T细胞均显著增多,它们还能抵抗住肿瘤再挑战,而不利于抗肿瘤免疫的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则明显减少;如提前清除掉小鼠体内的CD4+/CD8+T细胞,LipoAgTNZ的功效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