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建议,将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用于蓝色减灾防灾,“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预报需要海洋气候模型。光有数据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基于数据的解决方案。” 记者:于新悦 白晓 张忠德
出生于山东省庆云县,海洋对于年少时期的乔方利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他坦言:“以前从未料想过会一辈子从事海洋研究”。1984年,乔方利考入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系物理海洋专业,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乔方利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从此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做科研要面临很多苦恼...
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乔方利介绍,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热量问题,海洋的热含量大约是大气热含量的1000倍,2—3米厚度的海洋,其热含量就与整个大气层的热含量相当,“可以说,海洋打个喷嚏,大气系统就会感...
2025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海洋大会将在法国尼斯举办。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乔方利研究员受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邀请担任联合国第三届海洋大会科技专家。 第一届和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分别于2017年(美国纽约)和2022年(葡萄牙里斯本)举办。此次我国专家...
近三十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研究员乔方利致力于海洋与气候数值模式研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海洋预测和气候未来变化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我国海洋和气候的预测预报能力迈进世界领先行列,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6月28日,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活动期间,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就联合国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OFS)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用前景等作出了介绍。 乔方利表示,“海洋在预测、预报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短的预...
姓名 乔方利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8月职称 研究员 电话**邮箱 qiaofl@fio.org.cn 技术职称 研究员资格 博士导师 所在部门 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 研究领域 1海洋环流数值模拟、2海洋与气候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3海洋在气候变化中作用 简介1994年毕业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得理士硕士学位。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告诉记者,青岛是中国的海洋科技城,但有了科技基础还不够,真正的海洋的治理需要协同,需要地方政府、民众,尤其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打造出更优秀的“中国样板”。(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朱鋆瑶 黄硕丨责任编辑 姚敏)...
乔方利:海洋和气候其实是两个研究领域,我们通常讲的气候是指海洋、陆地、大气、冰,而且这4大圈层之间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很多人认为气候变化只跟大气相关。实际上,海洋在气候变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海、陆、气、冰会通过它们之间的界面做物质、能量交换。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
2025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海洋大会将在法国尼斯举办。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乔方利研究员受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邀请担任联合国第三届海洋大会科技专家。 第一届和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分别于2017年(美国纽约)和2022年(葡萄牙里斯本)举办。此次我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