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决定》所强调的:“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这一顶层设计,在国自然的资助框架中体现为以下资助思路: 其一,推动资助科研项目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对接,资助重点向迫切需要突破的领域方向倾斜、向更具创新活力的青年科研人群身上倾斜。其二,制度护航,长效发力。不难发现,国自然的改革...
专项项目支持需要及时资助的创新研究,以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相关的科技活动,分为研究项目和科技活动项目两个亚类。研究项目用于资助及时落实国家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等领域战略研究部署的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以及需要及时资助的创新性强、有发展潜力的、涉及...
国自然资助模式新变化已有诸多“苗头”,诸位学术圈的科研学者,或可把握“timing”,紧抓“机遇”,调整好自身科研状态,以适应全新的科研土壤。蔚青学者说祝你科研顺利,永远“光芒万丈”!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现有人才资助体系基础上,设立了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旨在及早选拔人才,培育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2023年7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在本科生中试点青年学生项目,按照“推荐+评审”模式,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
2024年国自然资助情况解读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解读如下: 面上项目困难重重:面上项目在2024年表现为史上最难申请之一,近18万份申请中只有20758项获得资助,资助率仅为11.66%,较去年下降了5.33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与取消"申二停一"限制有关,导致资历老的教授和各类人才大量涌入,加剧了面上项目的竞争激烈程...
总体来看,2024年国自然获批资助项目总数为49805项,资助率约为13%,2023年—2021年资助率分别为16.08%、16.5%和16.61%。(注:所有数据均为编辑手工整理统计,如有疏漏敬请指正)其中,面上项目资助率仅11.66%,青年项目资助率15.54%;优青项目资助率7.79%;杰青项目资助率7.08%;外国学者研究项目资助率10...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接收384564项,较去年(304333项)增加了80231项,今年面上项目取消“申二停一”政策,应该是导致申请数量激增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资助总数49805项,较2023年(48785项)、2022年(48317项)相比均有所提升,但总...
学校三亚研究院博士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取得显著成绩,共获批8项青年基金项目,总资助经费240万元(其中依托三亚研究院申报立项4项,总资助经费120万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申报立项4项,总资助经费120万元),为研究院科研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林大学博士生郭思源申报的《强化学习驱动的大语言模型智能体进化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资助。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连续两年共获批3项基金委博士研究生项目。郭思源,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唐敖庆理科试验班计算机方向,2021年保送至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跟随常毅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2023年转为硕博连读博士...
对于部分高校、研究院来说,国自然基金资助金额的确不如部分地方项目,更别提其中青年、面上的资助金额,更少。问题一抛出,引发对国自然项目价值的热讨。01 公平:学术圈的“高考”高校和研究院如此看重,有以下几个原因:1)在参与门槛方面,相比科技部或部分地方项目,国自然的准入门槛低,面向全国,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