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唐代书法家张怀瓘的《书断》,意思是:书法源于自然,自然产生了阴阳,阴阳诞生了万物。在张怀瓘的眼中,书法是一种自然的表现,是自然的一部分。他认为,书法的美妙和神韵,都是源于自然的启示和灵感。这种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也反映了古代书法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
蔡邕《笔论》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据此可知书法是( )A. 自然形式之美B. 自然之
罗老师引述东汉蔡邕在《九势》名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阐释中国书法独特之美——自然美的起源。中国书法美学思想主要是来源于道家的自然之美,如“道法自然”“一阴一阳之谓道”等道家思想。先秦大篆主要包含甲骨文、...
展览主题“肇于自然”取自“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纵观黄宾虹先生的一生,不管是作画崇尚任情恣性;抑或是用笔强调“苍润”、“刚柔”以及“不齐之齐”的艺术思想皆如世间阴阳,合乎自然。 12月22日,...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以上据传为东汉的蔡邕在《石室神授笔势》的论述,其大意如下: 大凡书法都是从自然产生的,自然既然存在,阴阳就产生了,阴阳既然产生了,字的形态和气势就出来了。 毫无疑问,蔡邕在这里所说的书法的自然,指的就是书法应该自然而然的书写。
我翻译一下:凡下笔结构字体,都要使上部覆盖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体形递相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转笔,应使笔毫左右圆转间断又注意相连续,不要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来。藏锋,表现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迹是,笔画欲左行先要右,到笔画运至左尽头亦向右回笔。藏头,笔毫逆落藏锋后...
唐代王维《山水诀》云:“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笔墨艺术的基本语言是笔墨,这是笔墨的根本标志。更为特殊的是,笔墨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即使离开物象,每一笔,每一点也都可单独拿来欣赏,这是西方艺术无法比拟的。“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落下,辟开混沌,形象就产...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
蔡邕《笔论》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据此可知书法是( )A. 自然形式之美B. 自然之美与人之审美的统一C. 道德精神之美D. 以“意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