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3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引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今年9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公园法草案进行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为稳妥解决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范围不清以...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 1.1中国自然保护地概况 1.1.1自然保护地定义 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试试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1.1.2自然保护地分类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整体...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 1.1 中国自然保护地概况 1.1.1 自然保护地定义自然保护地是由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旨在长期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承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这些区域不仅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还是人类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和享受自然的重要场所。1.1.2 自然保护地分类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
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设置,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健康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石,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生态根基。
近年来,随着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已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贵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形成。贵州是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敏感,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物种极其丰富,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对全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
为指导自然保护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服务于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久前,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体系建设、保护修复、管理能力提升、民生共建共享等4方面16项任务,引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近日,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以问答方式全面梳理自然保护地要点内容,汇总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相关重大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基本知识。中央关于自然保护地体系。
你知道吗?自然保护地不仅保护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还对其他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进行了严格管控。🌲 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国家公园是主体,自然保护区是基础,而自然公园则是补充。这样的体系确保了自然保护地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