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Injectable ultrasonic sensor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signa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化的新型大脑传感器,这种无线植入式传感器基于超凝胶形变引起的...
1995.9-1999.7 吉林大学,本科 2000.9-2003.7 吉林大学,硕士 2005.2-2009.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2009.2-2011.4 美国南卡莱罗纳大学,博士后 2011.5-2014.6 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 2014.7-Present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 软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我们的研究是一个以柔性纳米器件和新材料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方向。基于石...
光电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羊佑舟、同济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佳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柳教授、光电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清扬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臧剑锋教授,同济医学院凌青、刘继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脉冲强磁场实验室李亮教授、曹全梁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谢延也参与了论文工作。论文第一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单位为中国科...
臧剑锋教授所耕耘的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涵养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为师生打造了突破创造的良好环境。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建设存储器芯片、传感器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特色方向,承担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建设,不断激发创新力量新的增长点。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学院...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团队与国际知名学者在新一期《Nature》杂志上共同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大脑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超声频率偏移机制,可经由注射器轻松注入体内,实现对颅内信号的精准监测。与传统的无线植入式传感器相比,这款新型传感器在尺寸、多信号解耦以及生物可降解性方面均展现出...
2024年6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Injectable ultrasonic sensor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signal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
据此,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姜晓兵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陈晓东教授报道了“超声超构凝胶”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双网络交联的水凝胶基质和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空气孔道组成, 体积仅2×2×2mm3。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构优化,这种特殊结构在8-10MHz...
臧剑锋,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臧剑锋教授本硕毕业于吉林大学,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微电子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后期间先后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和杜克大学致力于纳米力学与软材料力学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团队与合作者提出,将磁控软体机器人的优势应用于3D打印,结合磁场高穿透性与软材料的大变形特点,由磁场将外部路径的运动映射到具有大变形能力的软体机器人上。通过非接触式3D打印,打破空间的限制。磁控软导管机器人末端可在体内导航定位,由导管机器人内部通道进行体外到体内的材料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