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椎韧带是指将硬脊膜连接到衬在椎管内表面组织上的一些纤维束,分为位于硬膜外前腔的 Hoffman 韧带和位于后腔的背侧膜椎韧带,其将硬膜的外表面固定在椎体后壁的骨膜、后纵韧带或椎弓根的内侧。 膜椎韧带主要是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混合有弹性纤维,周围可有脂肪包绕,特殊免疫...
摘要:Meningovertebral韧带是指将硬脊膜连接到衬在椎管内表面组织上的一些纤维束。本文根据先前学者的研究,将其译为“膜椎韧带”。最早由Meckel和Humphrey于1817和1858年报道,Trolard和Hoff-man分别于1888年和1889年详细描述了其中一部分,随后这些韧带被冠名Hoffman韧带,本文译为“霍夫曼”韧带。腰骶部是脊柱退行病病变...
01膜椎韧带 定义与功能定义膜椎韧带是连接颈椎和胸椎的坚韧纤维组织,主要分布在颈椎和胸椎的棘突之间,起到支撑和稳定脊柱的作用。功能膜椎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姿势,防止脊柱过度弯曲和扭曲,同时协助脊柱承受和分散外力。 结构与组成结构膜椎韧带由多层坚韧的纤维组织构成,具有较大的韧性和弹性。组成膜...
腰骶部硬膜背侧膜椎韧带的形态学观察 根据格式理论,硬脑膜连接到椎管表面的组织上,前后方和侧方发育良好。硬膜外腔,尤其是腰骶部硬膜外后腔,是局部麻醉和镇痛时导管经过的部位,也是脊柱外科进行相关手术时的必经之路,充分了解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对于麻醉科及外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张一模等认为,腰骶部硬膜与黄韧带...
摘要: 第40版格式解剖学[1]中记载,meningovertebral韧带,将硬脊膜连接到衬在椎管内表面的组织上,在前方和侧方发育的较好,相似的条带把神经根鞘固定在它的通道里,本文暂将其译为“膜椎韧带”.据Newell[2]报道,硬脊膜与椎管壁间的纤维束先由Meckel(1817)和Humphry (1858)报道,Trolard (1888)和Hofmann [3]...
膜椎韧带和黄韧带 黄韧带与膜椎韧带 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疑问 •已经进入硬膜外腔,但穿刺过程中没有任何突破感•病人比较胖,但是硬膜外进针深度比想象中的浅•穿刺顺利,但置管不畅•硬膜外置管很顺利,但是麻醉效果不好•老年人置管一般都很顺利,年轻人、孕妇置管遇阻的反而多见……黄韧带 •从枕骨大...
T11/T12间黄韧带,T12椎板.用电锯自两侧椎弓根处离断,移除除椎体,注意避免损伤硬膜与椎管后壁间的连接结构.充分暴露硬膜后隙,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清除硬膜与椎管后壁间的硬膜外脂肪等组织, 观察硬膜与椎管后壁之间的膜椎韧带的位置,数目,形态,走行和附着点等,对所有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照相及显微照相.用游标卡尺(精确...
在硬脊膜外腔前方的膜椎韧带将硬脊膜固定到椎体后方的骨膜、后纵韧带或椎弓根下方。其附着点在可位于腹侧硬脊膜外腔的正中、旁正中或外侧,韧带可出现于一侧或两侧。这些纤维带常呈失状位或倾斜失状位;在硬脊膜外腔后方,膜椎韧带由硬脊膜外表面连接到椎板或黄韧带;在硬脊膜外腔侧方也可以发现相似的韧带将...
【摘要】目的:探讨腰骶部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30具正常成人腰骶部防腐标本 (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先利用内窥镜探入椎管观察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形态,随后打开椎管 .在肉眼及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形态、走行方向、附着点位置及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其长度 ...
目的:研究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内窥镜下观测13具成人防腐标本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形态学特点,随后打开椎管,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对膜椎韧带进行观测,记录其起止点、走行方向。用游标卡尺测量膜椎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或直径。对膜椎韧带进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