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膜性肾病可以导致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认识膜性肾...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是一种病理诊断,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根据电子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膜性肾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了解自己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都至关重要。膜性肾病的分期 1. Ⅰ期:这一期的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侧出现许多小丘状沉积物,这些...
1. 凝血系统的激活: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导致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更容易接触到血管壁的胶原纤维,从而激活凝血系统。这种情况下,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2. 抗凝血因子的丢失: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蛋白尿,会丢失大量的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质C。这些抗凝血因子的丢失降低了...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包括一组临床和病理相似的肾脏疾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形成“钉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排列紧密、规则的免疫复合物沉积[1 ]。...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并伴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膜性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其中,高脂血症是膜性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高脂血症与膜性肾病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
膜性肾病建议用激素还是用利妥昔单抗?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侧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基底膜增厚和足突细胞融合。膜性肾病的治疗选择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状况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以下是关于激素和利妥昔单抗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
MN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平均诊断年龄在50~60岁之间,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图2.中国115所医院2004-2014年共计71151例未成年患者肾活检统计。 约75%的患者被归类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其没有明显的潜在病因。其余20%的病例可能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或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
跟着梅奥专家学习 MN 的分层治疗!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N, 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MN, SMN),成人 MN 中 IMN 约占 75%,SMN 约占 MN 的 18%~20%。MN 大多起病隐匿,大量蛋白尿是主要临床特点,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肾活检,若早期未及时诊断...
(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病因未明者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1]。国外报道IMN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30%~40%[2,3,4],国内报道全国范围内MN占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局部地区占比高达51%[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