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原理进行物质分离、浓缩、纯化的技术。膜分离原理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膜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领域。膜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实现不同物质间的分离 膜浓缩技术:通过膜的渗透性实现溶液的浓缩 膜反应...
膜处理技术的分类 根据膜的类型和使用方式的不同,膜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微滤膜是一种粗滤膜,其孔径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微滤膜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等,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2. 超滤膜的孔径介于纳滤膜和微滤膜之间,通常在0.01-0.1微米之间。超滤...
超滤(Ultra-filtration, UF)是一种能将溶液进行净化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膜系统是以超滤膜丝为过滤介质,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的溶液分离装置。超滤膜只允许溶液中的溶剂(如水分子)、无机盐及小分子有机物透过,而将溶液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从而达到净化和分离的目的。超...
一、MBR生物膜处理器的基本原理 MBR生物膜处理器是一种结合了膜过滤技术和生物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同时利用膜的分离特性将过滤后的水与污泥分开,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具体而言,MBR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装置。生物反应...
百度首页 科普图解|一图读懂污水处理“神器”——膜技术人民网 2023-07-24 12:01北京人民网官方帐号 关注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意见反馈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微滤和超滤是两种常见的膜处理技术。微滤膜的孔径大小一般在0.1-10微米之间,可以用来分离悬浮物、细菌等大分子物质。超滤膜的孔径大小一般在0.001-0.1微米之间,可以用来分离高分子量物质、乳化液等。 五、纳滤和反渗透原理 纳滤和反渗透是另外两种常见的膜处理技术。纳滤膜的孔径大小一般在0.001-0.01微米之间,可以用来...
一、Nafion 117膜的预处理 在使用Nafion 117膜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Nafion 117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去除膜中的杂质和溶剂残留。 2.将膜取出并用纯水冲洗,直至洗涤液的电导率低于1μS/cm。 3.将膜在室温下晾干,或者使用低温烘箱进行干燥,但不要超过...
下面介绍几种膜处理浓水的处理方法。 1. 回收利用 将处理后的浓水送入二次处理系统,如再次进行膜处理、生物处理等。通过回收利用,不仅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2. 热浓缩 热浓缩是将浓水置于热水循环系统内,利用低温废热蒸发浓缩浓水,将浓缩后的溶质和水分离,并可用于其他用途。这种方法的...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分离技术,利用分离膜的选择性,在膜两侧推动力的作用下,实现待处理体系的分离、浓缩或纯化。可以有效处理水中重金属离子,水中悬浮物、细菌,胶体及油污等各类有害物质。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是水处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膜技术。由于膜技术的分...
该标准适用于测定平均孔径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径(也可用泡点压力表示)、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测试对象为膜片。测定装置采用HY/T038—1995规定的CTL——D型膜孔径测定仪,该装置为杭州水处理中心自制,不具有通用性。 HY/T051—1999标准规定了用泡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