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经》腹诊分区 《难经》腹诊分区相关主要在十六难及五十六难中描述。 总结如下 1.肝部 《十六难》 ···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满闭,溲便难,四肢转筋。 《五十六难》 ···其位在脐左,其主筋,其性疏泄。 2.心部 《十六难》 ···假令得...
腹诊是什么意思 你好。复诊就是对原先看过的大病进行复查:看是否这个病又重新出现 腹部视诊 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为了正确描写体征的部位和范围,常借助于腹部的天然体表标志人为地画线将腹部划分为几个区。(1)腹部体表标志常用腹部体表标志如下:1)肋弓下缘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弓,肋弓下缘是腹部体表的...
腹诊分区的生埋基础是胸腹部与脏、经脉、气血汁液的生理联系,这种生理联系既是腹诊分区的理论依据亦是腹诊原理之所在,此内容在上一章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腹诊分区是腹诊判断病位的主要依据,对于辨别病因、病性也有一定意义,因而也能指导立法论治、选方遣药,是体现中医腹诊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腹诊分...
中医腹诊不是死记硬背,比如有这个症状就用这个方,腹诊根本就不是这样干的。只是有几个特殊例子,有这个症状就用这个方,掌握了不等于学会腹诊。中医腹诊辨证的原理依然是“病位+病性=证”,无论是望舌,还是切脉,或者腹诊,都是用这个原理。有时望舌,切脉,腹诊共同完成“确实病位与病性”。 先举个简单例子,...
十一区腹诊分区对应脏腑如下:(1) 胸 区:内应心肺 (2)心区:内应心脏 (3)左右胁部:...
腹诊辨证原理依然是“病位+病性=证”,通过腹诊分别确定病位与病性,最终诊断出来证,讲解于下: 一,【基本元素】 在临床上,虽然胸腹部位症状繁多,但是有规律可寻,各种胸腹部位的症状都是由“部位基本元素”和“病性基本元素”排列组合而成,只要我们掌握了“部位基本元素”与“病性基本元素”,就能执简驭繁,以...
梦分斋腹诊分区图 2、丹波元坚腹诊分区 丹波元坚所著《诊病奇侅》作为腹诊专著,除了对腹诊分区进行划分外,还明确指出了各种常见病症出现的十三位腹诊分区,包括第一二位两胁、第三位心下、第四位留饮、第五位食滞、第六位中焦虚、第七位阳明胃部、第八位燥屎、第九位脐下、第十位疝为块、第十一位筋...
一、腹诊分区的回顾 胸腹不同区域与相应的脏腑组织构成特异性密切关系,某一脏腑组织为病,常在其对应的胸腹区域出现症状和体征,即某一特定区域的症状或体征较多地反映了相应内脏的病理变化,这种对应关系体现在中医腹诊中就是服诊的分区。腹诊分区的生埋基础是胸腹部与脏、经脉、气血汁液的生理联系,这种生理联系既是...
梦分斋腹诊分区图 2、丹波元坚腹诊分区 丹波元坚所著《诊病奇侅》作为腹诊专著,除了对腹诊分区进行划分外,还明确指出了各种常见病症出现的十三位腹诊分区,包括第一二位两胁、第三位心下、第四位留饮、第五位食滞、第六位中焦虚、第七位阳明胃部、第八位燥屎、第九位脐下、第十位疝为块、第十一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