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研究者将缺血性卒中后的心脏并发症归纳为5类(Sposato et al. 2020a):(1)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急性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cTn)升高,通常无症状;(2)脑卒中后急性心肌梗死(AMI);(3)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卒中后Takotsubo综合征;...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以脑出血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较少。因脑出血常有颅内压增高,颞叶沟回或延髓心血管中枢受压,从而影响对心脏的调节;蛛血主要因血性脑脊液及炎症介质刺激脑边缘叶,通过神经纤维联系,刺激下丘脑一延髓心血管中枢;而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血肿压迫,脑水肿常为局限性,...
近期研究者将缺血性卒中后的心脏并发症归纳为5类(Sposato et al. 2020a):(1)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急性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cTn)升高,通常无症状;(2)脑卒中后急性心肌梗死(AMI);(3)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卒中后Takotsubo综合征;(4) 脑卒中后心源性猝死;(5) 脑卒中后心电图变化和心律失常,包括...
近期研究者将缺血性卒中后的心脏并发症归纳为5类(Sposato et al. 2020a):(1)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急性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cTn)升高,通常无症状;(2)脑卒中后急性心肌梗死(AMI);(3)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卒中后Takotsubo综合征;(4) 脑卒中后心源性猝死;(5) 脑卒中后心电图变化和心律失常,包括...
脑心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这类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经验性阶段。治疗上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针对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心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这类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经验性阶段。治疗上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针对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也不应该因为短暂的心脏损伤而推迟。
广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即指各种颅内疾患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临床上高度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认为其具有重要价值。 1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 1.1临床探讨 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uhamchnoid hemorrhage,SAll)等脑部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下丘脑时,导致神经系统...
脑心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这类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经验性阶段。治疗上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针对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也不应该因为短暂的心脏损伤而推迟。
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是指因急性脑病,主要为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急性颅脑外伤等,累及下视丘,脑干和植物神经系统等所引起的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一类病症.亦即某些颅内或脑部疾病导致心脏形态及功能发生一系列特征性改变的病症.自Byer(1947)首次报道了一...
<正>急性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病变部位波及植物神经高级中枢丘脑下部时,引起继发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脏功能紊乱及心电活动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上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脑心综合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