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元人杂剧多赖明万历四十四年刻臧懋循《元曲选》流传,收元杂剧凡百种,已是当时最丰富的元杂剧。其他杂剧选编可补《元曲选》者,寥寥几种而已。黄丕烈旧藏《元刊杂剧三十种》,收入前所未见元剧17种。而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竟然收元明杂剧242种,多出《元曲选》近两倍。脉望馆抄校本赵琦美原藏数量已无...
上读到常熟著名藏书家丁初我写的《黄尧圃题跋续记》一文,在这篇文里忽然发现黄氏的古今杂剧跋,从中得知这部杂剧原为明代赵琦美脉望馆的旧藏,是清常道人(赵琦美的别号)亲自手抄编定,此后经由钱曾也是园转入黄尧圃的士礼居,又入汪士钟的艺芸精舍,最后归了赵宗建的旧山楼,经历不凡。
《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现存242种,装订为64册。据书中所记版本情况,其中15种配以明息机子本,还有52种配古名家本(元刻本),其余都是赵琦美让人抄写的。而且几乎每一本都经赵琦美校跋。从他的校跋中可以看出,他抄的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当时宫内演戏的剧本,即所谓“内本”,二是借于小谷的本子传抄的。
明朝万历年间,脉望馆馆主赵琦美,因父亲赵用贤为刑部郎中而得以在京城结识众多名流,如于慎行之子于小谷。赵琦美所编纂的《古今杂剧》共收录242种剧目,其中15种配以明代息机子本,52种源自古名家杂剧,其余皆为赵氏亲笔抄校。他主要从两个渠道获取资料,一是从宫廷内本录校,二是借阅于小谷的藏书。这...
郑振铎先生对脉望馆抄校的古今杂剧给予了极高评价,他将其视为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研究中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文学宝库和历史文献资料的珍贵收获,其重要性堪比内阁大库的开启、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敦煌遗书的出土。这部抄本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集成了元杂剧的精华,其中有一半剧目是以往未曾流传的珍贵版本...
脉望馆抄校的《古今杂剧》是一部收录古代戏曲种类繁多的珍稀文献,被誉为研究元明杂剧及作者的重要宝藏。这部作品汇集了242种独特的剧目,其中不少剧目是稀世孤本,其版本价值与资料价值并重,备受学术界瞩目。它因其无可替代的资料性,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珍视。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宝贵的书籍是在郑振铎...
《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传奇 明代万历年间的大藏书家赵用贤、赵琦美父子,其藏书楼叫脉望馆,藏书达5000种,总数达20000册。经赵琦美亲手抄校的元明两代的剧本共装订了一百册,收集有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费唐臣、宫大用以及无名氏等的曲本,其中元曲有29种,均为海内孤本。
摘要:从语音史研究的角度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元杂剧比《元刊杂剧三十种》及《元曲选》更具语料使用价值,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以下简称脉本),又称《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明赵琦美钞校,收录元明杂剧约340种(现存242种),是流传至今收录杂剧最多的元曲选本,且其中颇多孤本,是研究元曲的重要文...
保存了杂剧中的仪式性宾白 71 一、“杂剧卷终也” 71 二、“众神灵各回本位” 76 第四节 保存了戏曲实际演出中“场外之外”的舞台提示 77 结语 80 参考文献 81 附录:于小谷抄本杂剧跋文年月著录表 85 VI 绪论 一、选题来源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是由明代赵琦美抄校、收藏的元明杂剧所汇成的 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