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 手术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手术后,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2.放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常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常规分割放疗是常用的方法,也可以结合化疗进行同步放化疗。 3.化疗 化疗是通过药...
在这些IDH突变的星形细胞瘤病例中,由于CDKN2A/B纯合缺失的存在,2例具有较低级别组织学特征的患者被重新分类为4级星形细胞瘤,而6例显示4级组织学。对65对原发性和复发性胶质瘤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代表性的分子突变包括IDH突变、1...
胶质瘤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以及脉络丛起源的肿瘤。只要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肿瘤都可以称为胶质瘤。实际上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中间的一种。 星形细胞瘤是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肿瘤,是胶质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星形细胞瘤有不同的恶性程度,比如毛细胞型...
对于大部分新近诊断的间变星形细胞瘤,我们建议在切除术或者活检术后给以放疗以及替莫唑胺的同步及后续化疗。具体方案和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的放化疗方案一样。少枝胶质瘤(例如少枝胶质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和其他胶质细胞肿瘤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同。许多此类肿瘤包含了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的联合缺失,这种存在导...
传统上,弥漫性胶质瘤根据其微观特征被分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BM)。随着分子研究的进展,特定的基因变异在肿瘤分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WHO CNS肿瘤分类中,弥漫性胶质瘤分类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IDH突变的存在,弥漫性胶...
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手术的目的?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①提供病理诊断;②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切除肿瘤,以缓解颅内高压。若位于功能区或肿瘤过大,过中线、部位深且手术切除困难,部分切除同时行外减压术,有利术后放射治疗的实施。反馈 收藏 ...
恶性胶质瘤包括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其治疗应常规行术后放疗,局部放疗剂量为50CGy/25F~60CGy/30F。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伴有局灶间变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重叠特征.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1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5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特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EGFR扩增,PNET缺失和ODZ3缺失情况,其中5例用还检测了Ilumina 450K甲基化.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30.9岁(2~79李...
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立体定向活检术适应证?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①因手术风险不宜行开颅手术者; ②肿瘤位于胼胝体、脑干、丘脑或丘脑下部; ③明确是放射性坏死还是肿瘤复发(临床无肿块占位效应); ④影像学显示可疑病变进展。 反馈 收藏
研究发现,在胶质母细胞瘤和IDH野生型TERT突变星形细胞瘤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程度和模式相似。较高数量的甲基化CpG位点与更有利的预后相关,然而,甲基化CpG位点对于对烷化化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似乎不太清楚,需要在大型前瞻性试验中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