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IPMN)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胰腺肿瘤中心 胰胃外科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是原发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增生、并呈乳头状生长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到侵袭性癌的病变;病灶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生长,累及主胰管或分支胰管,甚至可累及壶腹部。表现为低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以往多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或者是粘液性。疾病起源于胰管的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的生长,可以分泌过多的粘液,引起主管或者是分支胰管发生了扩张,以及囊性病变。疾病好发于老年人最多见是60到70岁的人群。男性...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类胰腺外分泌性肿瘤。最先由Ohashi等于1982年描述,随后1984年...
知识点: 1.胰腺囊实性肿瘤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2.胰腺粘液性囊腺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相对容易癌变 #医学科普 #胰腺癌 #胰腺 #嘉兴宋政炜主任医疗团队 #肿瘤科普 - 肝胆相照宋医生于202404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6.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一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IPMN)破裂导致胰瘘延伸至大腿的案例,患者因感染死亡 胰瘘是胰管断裂导致的胰液外漏,多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导致,除了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导致胰瘘的原因就是胰腺炎和创伤。其发病机制是胰腺导管一级分支周围局部急性炎症和胰管被蛋白团块阻塞,导致了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类胰腺外分泌性肿瘤。最先由Ohashi等于1982年描述,随后1984年Yanagisawa等基于肿瘤的放射影像学和大体形态特征,包括主胰管及其分支的囊性扩张、导管内粘液池和从乏特壶腹部向外分泌粘液,定义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本病好发于老年男性,男女发病比约为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普通外科中心
1、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主要适应证 (1)胰体尾部各种良性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浆液性囊腺瘤等; (2)胰体尾部各种交界性肿瘤: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3)胰体尾部各种恶性肿瘤,且术前评估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无远处转移者,如胰腺癌; (4)胰腺损伤、慢性胰腺炎; (5)胰腺炎合并假性囊肿。 2、...
胰腺囊性占位,与胰管相通一般是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不相通一般是囊腺瘤。从磁共振检查看,您母亲是囊腺瘤或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不管是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还是囊腺瘤,都有一定恶变可能,但几率都不是很大,小于3cm的一般都不恶变。(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分为主胰管型和分支胰管型,分支胰管型恶变可能性相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