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56年底,绝大部分都作为受胡风思想影响予以解脱,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78人 (内党员32人),其中划为骨干分子的23人。……没有事实证明以胡风为首组织反革命集团。也没有证据说明胡风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颠覆无产阶级政权为目的的反革命活动。因此,胡风不是反革命分子,也不存在一个以胡风为首的反革...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对胡风个人的审判与定罪。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在言论自由与思想多元方面的困境与矛盾。在一个刚刚建立的新政权下,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国家稳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胡风事件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不可...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共和国第一个冤案,从1955年立案到1988年彻底平反,历经33年,涉及2100人(据官方统计),持续时间之长、涉案人员之广,震惊中外。 上海被认为是胡风集团的一个重要据点。1955年任上海“胡风专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讯员的王文正亲历此案,在书中详细披露了“胡风反党集团”(后称“胡风反革命集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胡风是一名进步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对于胡风所主张的文艺思想,文艺界一直存有争议。1955年1月20日,中宣部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上升到政治高度。同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关于胡风反党集团...
编者按: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一、第二两批材料的公布,激起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反革命分子的极大的愤怒。人们要求追究胡风集团的政治背景。他们问:胡风的主子究竟是谁?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政府已经获得大批材料。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把它放在这个“第三批材料”中发表出来。胡风和胡风集团中的许多骨干分子很早以来就是蒋介石国民...
胡风所谓“舆论一律”,是指不许反革命分子发表反革命意见。这是确实的,我们的制度就是不许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言论自由,而只许人民内部有这种自由。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一个社会,无论何时,总有先进和落后...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浩瀚长河中,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无疑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在文艺界引发了剧烈的震动,更在政治、思想乃至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事件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曲折书写,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的一次深刻反思。### 一、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发生,并非...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1988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发出(1988)16号文件,胡风案得到官方彻底平反。 背景 胡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鲁迅的关系密切,并受鲁迅思想的影响。较之强调阶级性,反对个性的毛泽东文艺路线,鲁迅和胡风的主张更讲求人性、人道和个性。所以虽然胡风在...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1950年代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从文艺争论到政治审判的事件,因主要人物胡风而得名。1988年6月18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胡风同志进一步平反的补充通知》,对1980年平反文件中保留的、把胡风关于共产主义世界观、工农兵生活、思想改造、民族形式、题材等五个问题上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