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激素信号与器官发生研究组 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1年在河南大学任教,2001-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ResearchFellow。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项目科学家。迄今...
目前应用于植物离体再生的培养基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钙离子成分。但迄今为止,关于钙信号是否参与愈伤组织形成及植物再生能力的调控尚不明确。 中科院植物所胡玉欣研究组在鉴定调控植物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重要因子过程中发现,拟南芥钙调素(CaM)结合蛋白IQM5的一个显性负突变显著抑制了其各个器官的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研究显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团队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Catabolism of strigolactones by a carboxylester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拟南芥羧酸酯酶家族成员AtCXE15及其直系同源蛋白是一种独脚金内酯分解代谢的关键酶。 胡玉欣团队在研究植物细胞多能性过程中发现,AtCXE15的表达在根和茎外植体中对生长素呈现出完全相...
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1年在河南大学任教, 2001-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Research Fellow。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项目科学家。迄今发表论文30余篇(部),已培养硕...
SZEs-ZAR1-ZED1复合体参与免疫反应模式图 胡玉欣组博士生刘诚为论文第一作者,胡玉欣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文来源于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略有改动。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20521930125X 跟踪农业科学和植物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SZEs-ZAR1-ZED1复合体参与免疫反应模式图 胡玉欣组博士生刘诚为论文第一作者,胡玉欣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文来源于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略有改动。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167420521930125X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超长链脂肪酸是限制植物中柱鞘类细胞获得全能性和再生能力的重要信号分子。在超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存在缺陷时,拟南芥中柱鞘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明显增强,而施加超长链脂肪酸则能够抑制中柱鞘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一步研究表明,超长链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可能作为细胞层...
胡玉欣,男,博士,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1年在河南大学任教, 2001-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Research Fellow, 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
胡玉欣,男,博士,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1年在河南大学任教, 2001-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Research Fellow, 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