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弘 (重庆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044) DOI:10.15886/j.cnki.hnus.202410.0087 摘要:现代社会中安全价值的内涵变迁使其在融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面临价值位阶与规范表达的双重困境。安全是法的基本价值,其影响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理念、...
作者:于文轩,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胡泽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内容以刊物发表版本为准。为方便编辑,相关注释已省略。 本文着重标记...
于文轩;胡泽弘;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北京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北京100088; 原文格式PDF 正文语种chi 中图分类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入库时间2024-04-22 23:14:53...
【COP14法治观察】胡泽弘、李雅坤: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全球湿地治理 编者按:2022年11月5-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会议期间,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湿地法治研究团队将就相关主题发表系列评论。...
湿地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业。习近平主席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既体现了生态民生观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在湿地保护中发挥全社会的积极作用,...
作者:于文轩、胡泽弘 编辑:Doug 编者按 本文刊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4期。经作者授权,现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推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摘要:“双碳”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转...
董正爱,胡泽弘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规范内涵与立法进路 兼论自然保护地体系构造问题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作者简介】董正爱,山东即墨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