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严格来讲你去照护父母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太太和孩子他们只能先自己管自己了。对话 胡泳 胡泳的照护经历,由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与讨论。在舆论的阵阵声浪中,养老困境与照护压力逐渐成为了热议的焦点。△2024年 关于胡泳的媒体报道 田川:您在照护妈妈的过程中,哪个环节挑战最大?胡泳:最早是灌...
这两天,一篇《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是一个典型的“三明治一代”: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孩子未成年;本人处于事业巅峰期。 但过去三年多,照...
一个北大教授竟然变成了24小时的“女佣”,这让胡泳自己也感到意外。记得在2023年的十一假期,胡泳的父亲还健在,那时,胡泳和他的兄妹们都回了家,父亲看到他们全家团聚十分高兴。然而,随后,胡泳与几个孩子谈话后,写下了一份遗嘱。十月中旬,胡泳的父亲去世了。从那时起,胡泳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胡泳的母亲已...
另外,胡泳教授自称灵活工作时间是种“幸运”,那么这种幸运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可以在社会层面得到普及?其实弹性工作制不只是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也是家庭的福利。前两天英国宣布全面实行弹性工作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仅从照顾老人的角度看,这确实可以让人们可以为家庭匀出更多精力,那么类似机制的探索也不妨提上日程。...
胡泳教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生于1965年6月,籍贯湖南嘉禾。他在政治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并担任多个学术职务。 基本信息: 胡泳,生于1965年6月,籍贯湖南嘉禾,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委...
这是北大教授胡泳的朋友圈签名,对于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的24小时照护者而言,里尔克这句诗的悲剧色彩,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用胡泳自己的话说,每天、每时、每刻,当你亲眼目睹生命中的至亲记忆走向衰亡、情感开关被关闭、身体机能不断退化时,你会无...
北大教授胡泳谈母亲离去,没有母亲的家,是一座空屋……, 视频播放量 2262、弹幕量 0、点赞数 95、投硬币枚数 1、收藏人数 21、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凤凰卫视, 作者简介 这里是凤凰卫视官方账号,欢迎关注,相关视频:北大教授胡泳谈养老困境:社会应尽早为大家筑底,广东3
北大教授胡泳母亲离世,医生谈阿尔茨海默病:病程长,照护者应先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 据红星新闻,9月21日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发朋友圈称“9月21日我记得”,并配上一段他与母亲的录像。当晚,胡泳及其助手表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胡泳母亲已于9月1日去世,21日安葬。今年4月,一篇题为《当一...
此前三年,胡泳教授曾24小时照顾失能母亲,并为老年人就医痛点等问题作出呼吁。9月10日,胡泳教授在微博发布文章《照护者说 | 胡泳:在场》,文章中写道:“我妈妈虽然不会说话了,也不再认识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但如果我能洞悉她的意识活动,我会害怕她说:‘你知不知道,在那一天之后我经历了那么多,没有丝毫...
01导师简介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在文化、技术和政治的交叉点中发现有趣的东西,特别是解放性的文化实践、网络和网络社会理论、数字经济与管理,以及人的主体性。 拥有11年平面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