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胡正寰都要亲自指导学生。88岁高龄的他十分康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是“一名严格的时间管理者”。“几点休息、几点工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心很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刘晋平说。说到捐款,这并不是胡正寰的第一次,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时,他就给家乡湖北孝感捐赠了10万元。作为北京科技大学首届...
科学营第四天,将由我校胡正寰院士为同学们带来立志成才报告主题讲座。 胡正寰院士是零件轧制成型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作为科研领域的前辈,胡院士用严谨踏实,崇尚...
胡正寰院士今年已经87岁高龄,胡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教授,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成形研究。该领域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掌握,我国的技术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听起来不是高大上,但是轴类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制造等工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北科大的研究在胡院士的带领下,其研究...
该校校长平先柏介绍,在湖北省教育基金会旗下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天成立,是十四中校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胡正寰院士再次慷慨解囊,向母校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希望奖励勤勉有为的母校师生,祝愿母校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胡院士曾在2009年4月28日向母校捐款10万元,学校成立了胡正寰奖学金,奖励了...
胡正寰院士,同时也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成型的研究与应用60余年,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创人。这位86岁的院士,依旧每天在实验室和车间工作,他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当成毕生追求,非常尊崇匠人精神。 采访中胡正寰院士表示:“很强调现在的学生,不能光在计算机上算,一定要做实验。现在人都是要念大学,都是要学...
作者:胡正寰 优秀科技工作者 / 胡正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生于 1934 年 7 月。1956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作为学校第一批学子,胡正寰院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成形”这一高效绿色的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
倾听院士讲党史 胡正寰,男,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公认的主要开创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高新技术国家之一。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
在胡正寰院士的会议室里,有一面墙是落地玻璃柜,柜子里排列着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形状不等的各种轴类与球类零件,这些是他倾注了半个多世纪心血的零件轧制成果。 胡正寰院士接受网易科技《科学大师》采访 不像手机、笔记本电脑那样,轴类零件是平常鲜少被人提及的产品,但这个领域也能出院士,颇能说明它的不寻常。
这些年,前来向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打听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企业不少,但同样,被他这“市场之问”劝退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为了防止恶性竞争,通常一个地区,胡正寰只考虑与一家企业合作。“科学家转让技术,是为了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企业因市场调研不足或恶性竞争而亏损,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在一次采访中强调:“干得好的工人,比博士生的待遇高”。他指出,博士生应重视实践能力,而不仅仅追求学历。胡正寰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深耕轴类零件轧制成型研究多年,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有着深刻理解,推崇匠人精神。在谈及学生教育时,胡正寰表示,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