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胡宗南率军“攻占”延安后,他多次在会议上严明纪律,胡宗南告诫部下们,骚扰百姓者按军法从事。对于胡宗南这次“大胜”,中外媒体几十位记者来到现场报道。蒋介石和胡宗南不可能不知道媒体的影响力,一旦胡宗南对陕北民众大开杀戒,一旦被一些记者报道出去,那么国民党在整个世界都必定陷入到外交被动...
得知胡宗南要攻打延安,毛主席在延安和周恩来等人讨论了很久,认为这一仗不应该打,应该先给胡宗南一点甜头。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毛主席深知胡宗南狂妄自大的性格,不如就给他一点甜头,那就是中央机关先行撤离,把胡宗南部队分散开尽数消灭。 1947年3月14日拂晓,胡宗南指挥十万大军,朝着延安开来,他还下令:“首先...
1947年,胡宗南集结重兵朝延安袭来,党中央决定紧急转移,主动撤出延安,胡宗南部“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革命胜地——延安,这绝对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延安的革命和群众基础不必多说,可胡宗南占领延安之后,为何没有对陕北群众取其屠刀,大开杀戒呢?转战陕北 自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解放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消灭了大...
等到胡宗南来到延安的,虽然表面之上高兴,但实则已经愁得头都大了。因为这次看似声势浩大的胜利进军,占领了延安,但实则连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影子都没看见,这让胡宗南为难了,毕竟自己可是在战前放出了豪言壮语的。这头胡宗南不知如何是好,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却早已撤离了延安,开始转战陕北。那么为什么毛泽东会...
胡宗南也挺会选地方的。耀县这里,北面就是榆林到咸阳的咸榆公路,南边还有铁路通往西安。是胡宗南攻略陕北的重要前进基地,也是他的中心补给站。自从咱们的西北野战军主动撤出延安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战斗,比如延安附近的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还有警备旅他们在延安以南的一系列战斗,逐步稳定了陕北战局,控制了广大...
3月19日,随着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胡宗南的部队随即“占领”了延安这座空城。二、胡宗南的心病究竟是什么?前文讲到,胡宗南在占领延安后,开始迫不及待地在延安城内到处乱窜。终于,他找到了毛泽东的住处,进屋之后,他在墙上发现了一行字:“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延安的革命传统和群众支持是众所周知的。但胡宗南占领延安后,他并没有对陕北的老百姓下手,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转战陕北 蒋介石全面开战不久,解放军不到一年就消灭了不少敌军。因为敌方兵力锐减,就不再能全面进攻了,蒋介石赶紧改变了策略,开始重点进攻。1947年,蒋介石让胡宗南和宁夏的二马带领25万军队攻打陕甘...
在蒋介石命令胡宗南以“西北王”的身份全力进攻延安时,他深知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延安不仅是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更是象征着中共意志的红色丰碑。占领延安,不只是军事胜利,更是一次舆论上的主动出击。蒋介石希望通过这场“胜利”,对外宣示国民党仍然掌握战争的主导权,压制解放军在其他战线上的攻势。胡宗南进入延安后,...
至于文章标题所说的:胡宗南占领延安后,为何没有对陕北群众大开杀戒?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胡宗南还是有一些理想在身上的,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不太可能做出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就算他愿意,从现实的角度看也是毫不明智的,因为当时媒体已经非常发达了。除了以上这些,胡宗南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就是他其实有...
胡宗南最终"兵不血刃"占领延安,但令人深思的是,这位被称为"西北王"的国民党将领并未对当地群众采取屠杀政策。究其原因,既有当时的客观形势所迫,更与胡宗南本人的思想品格密切相关。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共中央的军事智慧,也折射出国民党军队内部将领的复杂性格。军阀将领胡宗南的另一面 1947年的中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