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功能三项包括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一、胃蛋白酶原二,主要用于反映胃粘膜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具有诊断萎缩性胃炎、筛查胃癌的意义。 血清胃泌素是由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是反映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胃泌素过高提示病人有可能有胃泌素瘤、A型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体...
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 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应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胃泌素17偏高,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出现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 胃镜结合胃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胃泌素(G-17) 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 G-17...
C 胃癌低危人群(0~11 分),建议每 3 年 1 次胃镜检查 综上所述,如果发现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异常,请不要过分担忧,还需结合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既往内镜检查结果等多因素综合判断,您可以携带相关检查结果至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咨...
血清胃蛋白酶原I、II和胃泌素检测的意义和评价 (一)胃癌风险人群筛查“ABC”法 2011年日本学者Kazumasa MIKI报道“ABC”法[1](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法)用于筛选胃癌风险人群。 血清胃蛋白酶原(PG) 阳性(+)定义:血清PGⅠ ≤ 70 μg/L 且 PG I/II比值≤ 3; ...
G-17 是由胃窦 G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分化。G-17 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G-17 本身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有促进作用。 ...
我的检查结果显示人胃蛋白酶原I为13.68ng/ml,人胃蛋白酶原II为11.8ng/ml,胃泌素-17为272.62pmol/l,PGR为1.16,这些指标偏低或偏高,分别代表什么?胃不舒服,有烧心的感觉。 胃蛋白酶原1低可能提示慢性胃炎或溃疡,胃泌素17升高可能意味着幽门螺杆菌感染。PGR下降和PGⅡ升高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建议做胃镜复查...
最近我们单位开展了血清胃蛋白检查,经常有病友咨询关于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胃泌素17检测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单位可以进行这两种检查,很多病友听说这是癌症相关的检查,所以一旦出现指标异常就非常紧张,今天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检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 ...
胃泌素17偏高胃蛋白酶原2偏高考虑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原因导致,需要采取针对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进而促进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2的合成和释放,可以遵从医嘱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减轻其对...
胃蛋白酶原2和胃泌素17偏高,提示胃炎或胃溃疡可能。如果没有胃部症状,应该问题不大。如果有腹痛腹胀,可以考虑做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查。胃炎可以口服枳术宽中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三次规律,不熬夜。中药调理也可以。胃炎多是饮食生活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导致。 医患交流 对话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