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甘草炙,枳壳去瓤,麸炒黄。 上药研为末。每次3克,盐汤调下。 茯苓开胃散方源 《外科精要》卷下。
说五毒(四)五积散方解五积散中,麻黄解外表寒邪,干姜在中焦温胃散寒,白芷散阳明之邪,川芎散厥阴之邪,当归养血益营,白芍敛营和血,茯苓渗湿、健脾气,半夏除痰燥湿邪,枳壳泻逆气以止吐,厚朴宽中焦气机以止泻,肉桂暖血温营,苍术强脾燥湿,桔梗清 - 方仙术士刘于2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用量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炙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
以上两步均为太阳蓄水证,五苓散为蓄水下焦,茯苓甘草汤为蓄水中焦。胃中停水则压迫横膈,则心下悸(胸闷气短),烦躁不得眠也是气夹带水上冲胸所致。 sd1621613 白丁 1 吸收不了水啊 金山CG 进士 9 猪苓15g、茯苓15g、白术20g、泽泻15g、桂枝30g my_icewind 探花 11 胃有寒水,生姜泻心汤 z91...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上三方均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均有益气健脾之功。异功散中加陈皮,兼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中加陈皮、半夏,兼燥湿和胃,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中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保元汤,以补气药为...
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余,近1年血糖控制不佳,近因小便困难来就诊。刻诊:渴欲饮水,小便多,大便干结,饥而不能食,食则胃感胀满,心烦,舌红,苔黄腻。证属:湿热水气,弥漫三焦。治则:清解邪热,化气行水。拟方:五苓散合白虎′汤加减。处方:猪苓15g,茯苓15g, 白术15g,泽泻15g,桂枝10,寒...
逍遥散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柴胡疏肝解郁,加薄荷少许以增疏散条达之功; 茯苓、白术、甘草培补脾土; 煨姜与归、芍相配,以调和气血,与苓、术相配以调和脾胃。 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苓桂术甘汤以茯苓配桂枝一利一温,成温阳化饮之剂,以祛水饮为主,主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本方以干姜温中祛寒,伍以茯苓、白术除湿健脾,重在温中散寒祛湿,以祛寒湿为要,主治寒湿下侵所致之肾著病,症见腰重冷痛。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组合方剂,具有祛痰化湿、降气平喘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内阻、肺气不降所致的多种病症。 三子养亲汤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组成,能降气平喘、化痰消食。 两方合用,增强了祛痰化湿、降气平喘的功效。 临床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