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会对肺部和淋巴组织造成刺激,还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会直接影响呼吸功能和自身免疫功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来判断病情程度,可以针对性的治疗。 肺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是属于一种发病率比较少的癌症,在发病之后会对淋巴组织造成严重危害...
经过 3 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原发性肺LEC减少了 40%。患者接受了左下肺叶切除术并进行淋巴结取样,病理学检查显示为ypT1N0,疾病分期显著下降,患者术后情况良好。这是首个记录在案的原发性肺LEC应用新辅助治疗的案例。本文证实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是既往尝试的肺LEC方案的可行替代,拓宽了有...
另外有研究发现吉西他滨可以诱导EB病毒感染的B细胞淋巴瘤溶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相关肿瘤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提示更昔洛韦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肺LELC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靶向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肺癌的 0.92%,于 1987 年由 Begin 等首次报道,2004 年 WHO 把该病归类于肺未分化性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2015 年 WHO 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其归为神经内分泌...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治疗效果:22个病例以及其治疗策略回顾 目的: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一系列有限的文献提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可能会比一般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高。本文回顾自1994年以来,于我们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1994...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地域性分布,2/3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其他地域散发 WHO年肺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类中肺LELC被归类为未分类癌 与EB病毒感染高度相关 好发于相对年轻的非吸烟人群 临床表现不典型,总体症状较轻 与原发于鼻咽部的LELC在组织结构上一致 是由具有显著特征的淋巴间质有关联的未分化癌和鳞状上皮癌的超微结构...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类少见的肺恶性肿瘤。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可能与其发病有密切联系,其发病呈现显著的地域特征,发病对象多以年轻、不吸烟患者为主。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没有临床症状。手术切除为早期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铂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作为晚...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少见的肿瘤,1999年WHO肺癌组织学类型分类中,被归入肺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 一、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从8~78岁不等。 二、病理表现 大体:肿块切面多位灰白色,也可为粉红色、灰黄色、褐色或多彩状,多伴有出血、坏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rimary pulmon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PPLEL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6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PPLELC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例患者中,28.9%(13/45)患者无症状,97.2%(35/36)患者EB病毒...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极其罕见的类型,近期WHO 将这一疾病分入了大细胞肺癌之中。自 1987 年该病发现至今,文献报道的病例不足200 例。已报导的病例主要为东南亚人群。该病男性高发,常在 40-60 岁得以确诊。LELC 与吸烟的关系尚不明确。原发性肺LELC 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