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肠道菌群产生相互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如多糖,广泛存在于石斛、茯苓、枸杞、灵芝、葛根等众多中药中,但因为人体缺乏多糖水解酶,大部分多糖无法被直接消化和吸收,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对多糖的降解,产生活性代谢产物[16],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多糖可增加肠...
为此,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结果,系统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菌群与宿主肠道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互作机制。 1肠道菌群对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调控 单胃动物的肠道免疫系统由三大屏障组成,即由肠黏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等构成的机械屏障、由肠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免疫因子构成的免疫屏障以及由肠道正常菌群构成的...
综上所述,肠道细菌及其在肠道中的各种代谢产物可调控肠道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这对于诱导肠道免疫耐受及缓解肠道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至关重要。 3.2 肠道免疫细胞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肠道菌群是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结构的破坏与包括IBD在内的几种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免疫细胞直接或间接调控...
但对肺菌群的贡献度有较大个体差异,可划分2种肺菌群类型(肺型):HOIT(高口腔输入型,富集口腔菌)和LOIT(低口腔输入型,富集鼻腔菌);③ 肺型与群落组装和功能、微生物互作模式及临床参数存在关联,HOIT肺菌群有更高的抗生素抗性和毒力基因、较低的微生物网络稳健性、较差的肺功能、较...
饮食与菌群通过宿主过程调节免疫 饮食可以通过对宿主信号的间接影响来塑造菌群。比如,饮食中的脂肪摄入会影响宿主生成胆汁酸(BA),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和免疫功能。Devkota发现,乳脂饮食小鼠的肝脏中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增加,从而导致Bilophila wadswothia水平升高;低脂饮食且补充牛磺胆酸也可以导致B. wadsworthia水平升高,...
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反刍动物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完整性、参与Toll样受体(TLRs)识别和促进免疫细胞分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同时,基于肠道菌群外源调控措施对肠道免疫功能的不同作用,重点讨论了益生菌和益生元靶向干预调控反刍动物肠道免疫功能相关进展,旨在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与宿主肠道黏膜免疫互作机制...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寄生虫与宿主肠道菌群互作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发现多房棘球蚴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肠道炎症,揭示了重要的肠道炎症治疗机理。该研究成果在Nature旗下领域内知名期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
疾病条件下紊乱的肠道菌群结构,如提高益生菌的 相对丰度,和/或降低潜在致病菌的相对丰度,进而 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中药也可以通过 影响某些特定菌群的代谢过程而改变肠道菌群代谢 产物的生成,提高和/或降低特定代谢产物所介导的 生理病理过程,如通过提高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达 到调节宿主免疫进而发挥抗炎,...
②菌群定植引起幼鱼转录组发生非炎症性变化,涉及257个基因,大部分基因表达下调,包括Myd88及其下游因子,而表达上调的基因多与肠道免疫调节有关,这些变化主要由Myd88介导; ③ 定植单一菌株也可引起相似的幼鱼转录组改变,包括65个核心基因; ④ 菌群对Myd88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依赖于TLR2。
1.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1.1红棕象甲肠道菌群的构成。 1.2肠道菌群与害虫生长发育的关系。 2.分子免疫系统的作用。 2.1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2.2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抑制。 3.协同互作机制。 3.1肠道菌群对害虫免疫系统的影响。 3.2害虫免疫系统调控肠道菌群的反馈机制。 研究方法 1.害虫标本采集与鉴定。 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