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IL - 1)、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等大量产生。 风险:肠道黏膜持续受损,出现溃疡、出血等症状。长期炎症还可能导致肠道狭窄、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肥胖相关疾病 表征: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一些产短链脂肪酸(SCFAs)的有益菌...
炎症因子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引起或加剧炎症反应的分子,而细胞因子则是一类更广泛的信号分子,包括炎症因子在内的多种类型,比如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它们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炎症因子可以被视为细胞因子的一个子集,也就是那些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功能的细胞因子。 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即使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抑制 NF - κB 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另外,SCFAs 还可以通过与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结合,例如 GPR43 和 GPR109A,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 肠道菌群还能产生一些其他的代谢产物,如吲哚衍生物。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肠道菌群可以将其代谢...
人类肠道炎症的细胞因子检测,主要是检测与肠道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等,它们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如急性胃肠炎等,并有助于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同时,对于肿瘤患者,细胞因子检测也有助于疾病的...
t细胞分化途径和肠道炎症 在1980年代末发现,Th细胞分化为Th1和Th2细胞,并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CD中似乎是Th1细胞因子介导的疾病,并增加产生干扰素;而UC似乎是Th2细胞介子介导的疾病,特点是增加产生白细胞介素(IL)-5和IFN的产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UC中Th2反应的特征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没有增加,很明显,后者...
也就是说,抗炎对于偏胖糖尿病人效果更好,对于偏瘦的人效果差一些,这也是与我们肠道菌群重建的经验吻合的。三、糖尿病人怎么减少体内炎症因子?1、不吃垃圾食品,比如精加工食物、饮料等等;2、减少红肉的摄入;3、素食为主,营养均衡,每天蔬菜500克以上;4、多吃全谷物,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25克左右;5、改善...
通过减少炎症因子,这些疾病同时改善了,从而实现了异病同治。一、代谢性炎症综合征 复旦大学内分泌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胡仁明教授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肥胖都是慢性炎症疾病,与体内慢性炎症因子超标有关,肠道菌群紊乱、内脏脂肪超标是炎症因子主要来源。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减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变化与食管癌(EC)患者预后的关系。共选取40名接受治疗的EC患者和40名同期因胃肠不适而接受胃镜和CT检查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内毒素水平、肠道菌群定植能力以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分布。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
首先,母乳中的微生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进一步影响肠道炎症的调节。其次,母乳中特定的共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通过抑制促炎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细胞因子,降低肠道中的炎症反应[4]。 母乳低聚糖(HMO)作为肠道菌群的优质拍档,也在肠道炎症的调节中发挥着作用,HMO可结合婴儿肠道表面上表达的寡糖受体,调节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