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评估潜在抗炎药物的效果,研究者会采用一系列指标:体重变化、临床评分、粪便特性分析、疾病活动指数(DIA)评估、结肠长度和重量测量、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分析、肠道出血和通透性检测、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评估、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以及内窥镜检查。这些方法综合考量药物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以上内容...
与DNBS相比,TNBS由于具有高度氧化性,因此被认为是诱发结肠炎的首选化学物质。为了评估潜在的抗炎药物候选药物,还可以结合以下多种评估手段:体重监测临床评分粪便稠度和血细胞阳性检测DIA(疾病活动指数) 评估结肠长度和重量检测组织学与免疫组化肠出血和通透性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评估髓过氧化物酶(MPO) 测定内窥镜检查...
目的:了解伪膜性肠炎的机制和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对伪膜性肠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防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及结论: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伪膜性肠炎发病率逐渐攀升,艰难梭菌为其主要致病菌。为有效控制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用药指征。关键...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与经济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期单纯性急性胃肠炎并已治愈出院的资料。完全病 例共195例,统计I临床效果并做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左氧氟沙星组。(B)加替沙星组(C)氟罗沙星组,总成本分别是687.93元。589.39 元,488.59元。有效率分别为89.6%,90.2%,90.0%(P>0.05)。结论...
DSS诱导的结肠炎是通过饮水口服DSS建立的,这将导致结肠中远端炎症。 可致动、物体重下降,血性腹泻。为了评估潜在的抗炎药物候选药物。 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还可以结合以下多种评估手段: ·肠出血和通透性 ·临床评分 ·粪便稠度和血细胞阳性检测 ·DIA(疾病活动指数)评估 ...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做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维持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两种方法查阅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推荐的方法纳入文献,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包括2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复发率:微生态制剂治疗优于...
1. 席作武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2. 两步灌肠法对中医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3. 34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行中医治疗的护理 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5. 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6.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7.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
在溃疡性结肠炎受试者中评价Vedolizum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初筛要点 1、受试者在筛选前确诊UC至少3个月,UC的诊断有临床表现和内镜检查的证据,并且经组织病理学报告证实。 2、受试者出现UC扩展至直肠的证据(受累结肠≥15cm)。 3、受试者已证实对下列药物中至少一种治疗应答不足、 失去应答、或者不耐受:皮质类...
目的:对内服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服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内服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