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华,博士,83年生,湖南衡阳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先后到美国圣母大学(2012-2014)、麻省理工学院(2014-2017)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聚焦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药物传输、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免疫治疗和精准治疗...
中科院化学所 个人简介 肖海华研究员于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及靶向传输。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圣母大学(2012年-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2014年)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聚焦于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然而,现阶段纳米药物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肿瘤进化的临床现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团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丁建勋等提出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的构想,阐明了构建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两大策略、十四大干...
近年来,DNA纳米结构在检测、生物成像、药物靶向递送等生物医学领域内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其高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DNA四面体(TDN)已广泛地用于递送化疗药物、核酸药物并负载荧光探针,实现了肿瘤治疗的诊疗一体化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迄今为止,TDN潜在的肿瘤免疫激活效应尚未...
本报讯 5月2日下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来我校作了题为《化敌为友——四价铂策略构建基因和铂药共载体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红湘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由校长张灼华主持。学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会。张灼华对肖海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其关心与支持家乡高校的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
5月2日下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来南华大学作了题为《化敌为友——四价铂策略构建基因和铂药共载体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红湘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由校长张灼华主持。学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会。 张灼华对肖海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其关心与支持家乡高校的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肖海华课题组围绕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安全材料的研究主题,开展了可降解SP的生物医学探索研究。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他们设计了“假性共轭聚合物”(Pseudo Conjug...
中科院化学所肖海华研究员团队Nano Today:通过红外光控实现纳米药物的级联靶向以最大化光动力和免疫治疗效应 静脉注射的纳米药物要经过血液循环、肿瘤蓄积、肿瘤组织的高效渗透、肿瘤细胞靶向和内化、癌细胞内特异性释放、细胞器靶向等多个逐级递减的级联过程来发挥作用。其中,细胞靶向和细胞器靶向因其涉及到药物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博士于2012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师从景遐斌研究员、陈学思院士。近10年来,肖海华研究员立足生物医用高分子,聚焦金属铂类药,系统性地从事铂类药物的高分子新剂型及它与药物、基因等进行联合的载药体系的开发和临床转化研究。课题组围绕三大策略,即跨越铂类药物进入细胞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