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朱钰青.基于二苯乙烯类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刺激响应智能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23. DOI: 10.27464/d.cnki.gzsfu. 2023.000759. 11. 越柏玲,解增旗,路萍,等.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光电功能与器件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
2021年至今受聘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2020年任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创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01 年,唐本忠院士基于观察到的1- 甲基-1,2,3,4,5- 五苯基噻咯在乙腈中不发光,但在含大量不良溶剂(水)的乙腈溶液中发出很强绿色荧光的现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这种簇发光AIE体系将有机发光材料扩展至非π电子共轭体系,极具科学价值和应用潜力。 CellPress: 文中提到通过将蒽或者芘分子修饰在四苯基乙烯(TPE)分子上,就可轻松实现从聚集导致猝灭(ACQ)到聚集诱导发光(AIE)的转变。因此我们想知道哪些分子是实现AIE现象的首选分子,这类分子通常具备哪些特征? 唐本忠院士:...
聚集诱导发光是我国科学家在2001年观察到的一种发光现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加深,材料体系不断丰富,应用方向不断拓展,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 光是万物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最...
这种现象与传统ACQ类发光材料的行为存在显著不同,他们形象地将这种由于分子聚集而产生的“从无到有”或者发光大幅增强的光物理效应描述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简称为AIE [1] 。 AIE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关于发光材料“聚集导致发光猝灭”的传统认知,为高效聚集态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
AIE材料:越聚集,越发光!创立四苯乙烯(TPE)AIE体系 AIE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合影。1月8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团队的“聚集诱导发光”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果?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请看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采写的报道 颠覆经典的发现 HPS高颜值分子推翻...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聚集诱导发光从一个基本的科学概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从基础理论到材料体系再到功能化应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光材料研究平台。在基础研究方面,聚集诱导发光荣获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为中国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一张名片,并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目前,全世界有八十多个国家的...
《聚集诱导发光》是202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本忠。内容简介 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教授基于实验结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 edemission,AIE)概念。这一概念顺应分子聚集这一自然过程,丰富了光物理和光化学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少有的、由我国科学家带领、多国科学家跟进...
•研究背景•聚集诱导发光机理(RIR)•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介绍 •2024/3/17 一研究背景 •大多数有机发光材料在溶液状态下可以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但在聚集态时通常会呈现发光效率降低甚至不发光的现象即聚集荧光猝灭(aggregation-causedquenching,ACQ),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非辐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