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I型iPKSs的结构及其催化机制根据对β-酮基还原程度的不同,iPKSs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非还原型聚酮合酶(nonreducing PKSs,NR-PKSs)、部分还原型聚酮合酶(partially reducing PKSs,PR-PKSs)和高度还原型聚酮合酶(highly reducing PKSs,HR-PKSs)[14]。HR-PKSs除了具备基本结构域外,还含有完整的还...
此外,团队初步试探了聚酮合酶模块和模块之间的组合规律,并引入了非天然催化模块硫酯还原酶(TR)。硫酯还原酶结构域作为一种非常规卸载结构域,能够催化聚酮链的还原释放,形成醛或伯醇官能团。研究团队通过多层实验证明,含有载体蛋白-硫酯还原酶的杂合 PKS 可以合成不同 α-甲基和 β-羟基立体特征的二醇类产物...
Ⅰ型聚酮合酶是迄今研究最深入、 最透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进一步可以分为2种. 非重复利用多模块Ⅰ型聚酮合酶(mPKS,图 A) 重复利用单模块Ⅰ型聚酮合酶(iPKS,图B) Ⅰ型聚酮合酶一般是由呈线性排列 并共价结合的几个结构域组成的多功能蛋白 其中每个结构域在聚酮化合物链的延 伸过程中只参与一次反应....
聚酮类化合物(polyketide,PK)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植物产生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在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s)是催化聚酮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该类酶可催化起始底物酰基辅酶A(CoA)与丙二酰-CoA缩合形...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5033)等资助下,南京大学戈惠明教授、谭仁祥教授和张博副教授研究团队,在trans-AT聚酮合酶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Lankacidin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trans-AT聚酮合酶的独特作用机制...
根据聚酮合酶的结构及其它性质,聚酮合酶被分成Ⅰ型(typeⅠPKS,又称模件型)、Ⅱ型(typeⅡPKS,又称迭代型)和Ⅲ型(typeⅢPKS,查尔酮型)3大类。 Ⅰ型PKSⅠ型PKS是以模块形式存在的多功能酶,每一模块含有一套独特的、非重复使用的催化功能域,其非重复使用的催化功能域与聚酮生物合成的反应顺序呈线性对应,...
迭代式 I 型聚酮合酶 (type I iPKSs) 是自然界中杰出的化学家 (图 1,原图 4):这些大型蛋白质机器通过重复利用自身的催化结构域,合成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 对于type I iPKSs 而言,最有趣但却又鲜为人知的也许就...
该研究模拟了天然模块聚酮合酶的有序组装,开发的mPKSeal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人工细胞工厂的合成效率。该研究通过模拟天然模块聚酮合酶(PKS)高度有序的组装方式,利用其中研究较多的I型cis-AT聚酮合酶对接域,开发了“mimic PKS enzyme assembly line (mPKSeal)”多酶组装策略(图1),并应用于虾青素合成途径酶的...
酶的亚细胞定位直接影响产物合成效率,比如定位在细胞膜附近的酶更容易接触到底物,而定位在特定细胞器中的酶可能受局部pH或辅助因子影响。 聚酮合成酶最常见定位区域是细胞质基质,这里提供充足ATP和辅酶A,适合多模块酶复合体的组装。部分聚酮合成酶会锚定在细胞膜内侧,利用膜结构作为支架固定酶的空间构象,比如放线菌...
聚酮类化合物(polyketides,PKs)是一类来源广泛、数目庞大的天然产物。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负责催化PKs的生物合成,是具有模块化结构的多功能复合酶,由一系列对称或非对称的二聚体模块组成。模块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加载模块、延伸模块、卸载模块。各个模块中含有多个催化域,不同的催化域在聚酮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