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内罗毕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资料图:塞罕坝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地球卫士奖” 当地时间5日18时许,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举办...
塞罕坝---曾经黄沙遮天的荒芜沙地,摇身一变百万亩林海,这是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为此,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奖。塞罕坝种植的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在其中一片人工林场里有落叶松和樟子松共2400棵,落叶松和樟子松数量的比是11:4。在这片人工林场里,落叶松...
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代表三代塞罕坝人出席大会。 河北塞罕坝林场的获奖理由:将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 Saihanba Afforestation Community,for transforming degraded land into a lush par...
塞罕坝— —曾经黄沙遮天的荒芜沙地,摇身一变成为百万亩林海,这是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因此,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奖。如今,林场建设者正在为扩大中国“绿色版图”谱写新的篇章。(1)他们计划在10天内完成一个人工林场的开垦,甲队单独开垦需要16天,乙队单独开垦需要20...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筑起的“绿色长城”获得世界赞誉,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一年来,从幕后到台前,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摘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桂冠,塞罕坝带着那一抹绿色,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里。 站在新的...
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中),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左),副场长于士涛(右),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来肯尼亚内罗毕领奖。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五十多年来,塞罕坝茫茫荒原变为郁郁林海,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总面积四十余万亩,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一展北国风光,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而中国的环保...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2月5日晚,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公布了代表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获奖名单。六个获奖者中有三个来自中国,其中备受瞩目的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集体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占地9.3万公顷的塞罕坝林场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他们使塞罕坝由荒原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78%。它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河流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森林、草原
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表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这充分表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中国能量。“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