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芳朝:“以义制事”:先秦儒家知行论的价值取向 摘要:考察信和义的字源字义及用字法发现,信倾向为描述性的概念,约可归为“是”的范畴;义倾向为价值性的概念,约可归为“应当”的范畴。在对信和义的释义及相关理论阐释中,先秦儒家将二者内化为主体品质德性的同时,也视为政治理念和认知原则。然而,无论是主体行动...
耿芳朝丨“以义制事”:先秦儒家知行论的价值取向 考察信和义的字源字义及用字法发现,信倾向为描述性的概念,约可归为“是”的范畴;义倾向为价值性的概念,约可归为“应...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1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3 公司 嘉里敦责任无限公司...
耿芳朝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4期 摘要:现代学者以“感事”解“格物”,指向实践之知;承袭此种诠释思路,德性认识论视角下的“感”则呈现为主体的理智德性。由此,先秦儒家“格物论”所寓意的认知活动则超越了传统相对偏狭的心性论范畴,不仅指向内省之知和德性的修习,也将宽泛意义上...
LAI来YUAN源《齐鲁学刊》2022年第6期第5-14页[图片]摘要考察信和义的字源字义及用字法发现,信倾向为描述性的概念,约可归为“是”的范畴;义倾向为价值性的概念,约可归为“应当”的范畴。在对信和义的释义及相关理论阐释中,先秦儒家将二者内化为主体品质德性的同时,也视为政治理......
耿芳朝:“以义制事”:先秦儒家知行论的价值取向 摘要:考察信和义的字源字义及用字法发现,信倾向为描述性的概念,约可归为“是”的范畴;义倾向为价值性的概念,约可归为“应当”的范畴。在对信和义的释义及相关理论阐释中,先秦儒家将二者内化为主体品质德性的同时,也视为政治理念和认知原则。然而,无论是主体...
耿芳朝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4期 摘要:现代学者以“感事”解“格物”,指向实践之知;承袭此种诠释思路,德性认识论视角下的“感”则呈现为主体的理智德性。由此,先秦儒家“格物论”所寓意的认知活动则超越了传统相对偏狭的心性论范畴,不仅指向内省之知和德性的修习,也将宽泛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