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耿精忠就给自己封了个"总统兵马大将军"的名号,他手下的军队兵分三路,分别向江西和浙江发起进攻。为了增强实力,他还专门派人去联络台湾的郑经,想拉他当自己的后盾。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耿精忠的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动静闹得挺大。耿昭忠和耿聚忠在北京听说耿精忠在广东闹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
耿精忠在福建官场实施“白色恐怖”政策,朝廷在福建任职的官员,只要不肯屈服归顺,便会遭到处决,包括李光地在内的众多官员,都曾遭到过耿精忠的拘押和胁迫。不仅如此,由于耿精忠缺乏带兵经验,治军不严,再加上军需、粮饷常常接济不上,致使耿精忠的军队经常性地劫掠百姓,弄得是民怨沸腾。而这也就使得不管是底层...
跟爷爷耿仲明一样,耿精忠既不忠于明朝,也不真心臣服清朝,他看重的只是自身利益,他继位之后马上开始在福建横征暴敛,聚敛钱财,还向百姓摊派沉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不过,耿精忠这个人没有大智慧,目光短浅,重小利而无远谋,野心却极大,早在他还在北京当人质的时候,就因为轻信“天子分身火耳”之言(火...
耿精忠被康熙帝处以凌迟之刑,真是自作自受,成了三个藩王中死得最凄惨的一个。而吴三桂和尚可喜都分别活到67岁和73岁自然去世,只有耿精忠落得个尸首不全的下场。这耿精忠啊,就是个只会花祖传钱逍遥快活的官二代,完全就是个跟风闹事还中途反水的家伙,要是不出事,那谁还能出事呢?耿仲明,就是耿精忠的...
耿精忠出生于辽东盖州卫,家族背景颇为显赫。他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继茂的儿子,算得上是名门之后。古人云:“龙生龙,凤生凤”,耿家的血脉中流淌着的是勇敢与智慧的基因。耿精忠自幼聪颖过人,天赋异禀,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军事训练,早早便显露出非凡的才能。二、投身清朝:初露锋芒 清朝建立初期,耿精忠投身于...
而此时的康熙帝也表现出并非要治耿精忠于死地的样子,他特意对大臣下诏书说要宽待耿精忠,大学士明珠察言观色后上奏康熙帝:“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康熙听后,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满意。很快,耿精忠被凌迟处死,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他的同伙王世瑜、白显忠、徐文耀等也被凌迟处死。范承谟的儿子...
刚好郑经与耿精忠之间有着宿仇,所以派耿精忠去对付郑经,无疑是最佳办法。耿精忠这个时候确实是很厉害的,不管是剿灭尚可喜,还是出战郑经,都有着不错表现,得到康熙赞美,似乎对他更加信任了一些。后院起火 就在耿精忠带领士兵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耿精忠的后院开始着火了,并且这把火的杀伤力很强,差点就当场把耿...
然而,即便如此,当康熙皇帝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后,耿精忠的生命也步入了倒计时。他最终被康熙以极其残忍的凌迟处死,这种死法在当时是极为罕见且令人发指的。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此时的耿精忠已经失去了其军事上的价值和战略上的意义,他的存在对于清朝而言,已经没有了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更可悲的是,耿...
耿精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认定自己就是天选之子,这种执念逐渐操控了他的行为,最终把他引向了一条无法回头的绝路。【误判形势,背叛之路】康熙十二年,朝廷下令撤销藩王势力,耿精忠积极响应,不仅完全服从命令,还主动提出要帮忙落实这项政策。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已经在盘算别的出路了。他偷偷联系了台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