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创作者 ··· 耿占春 作者 作者简介 ··· 耿占春,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拓城,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从1979年起开始写作及文学研究。现任教于海南大学又学院。出过一大堆批评著作,如早期的《隐喻》、《痛苦》、《观察者的幻象》、《话语和回忆之乡》,来海南后才出版的《群岛上的谈话》、《改...
诗人力图在人们对风景反射的迷恋或回忆中进入“制造它工厂内部的深渊”,在此,仿自然的机械也像自然事物一样转向它的隐喻层面:“这种深渊出现在人对自然的回忆里,/却根本不是通过视觉来幻想命运。/因此它拒斥了对于永恒神注目的献祭/也不...
机械造物不再携带着慰藉意味的自然隐喻,诗的修辞在机械的知觉转换为自然知觉时留下了无力转化、无法协调的感知:“为了上帝我们采莲。我们采莲,喝米酒,采莲,/……看你布满齿轮的心脏升起在海面。为了母亲/大片大片的残荷在雨中凝视我,为了父亲/我们衰老,等它们体内/分娩出地球轴承使用的钢珠。”(张小榛《剥莲子的机器...
7 耿占春《隐喻》第一章 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 一 道成肉身 71 2021-07 6 6耿占春《隐喻》第一章 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 一 道成肉身 120 2021-06 5 5 耿占春《隐喻》 第一章 人,以需要的方式拥有世界 一 道成肉身 100 2021-06 4
第三届昌耀诗歌奖·理论批评奖获得者:耿占春 耿占春 耿占春,文学批评家。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叙事虚构》《失去象征的世界》《沙上的卜辞》等。另有思想 随笔和诗歌写作。现为河南大学教授,大理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特聘教授。第三届昌耀诗歌奖·耿占春授奖词...
隐喻里藏着诗,写诗寻找的是“意外的比喻”,耿占春用隐喻给世界披上了“肉身的外衣”,又用诗歌作为“意外的比喻”乃是世界诞下的“新生儿”。寻找意外的比喻,就是给隐喻这个大家庭,找回散失的亲人和灵魂,就是给隐喻的火堆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论诗 在小小的快乐之后...
但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不 能在 故事上 面止步。柳敬 亭说 书 尚且 别 有怀 抱呢。( 《叶兆言文集》 (五卷本 ),江苏文艺出版社19 9 4 年 1 1 月版 )读耿 占春 的《隐喻 》张闲《 隐喻 》一 书给 我最初 的印 象便是:作者虽很 年轻,但书中却 既没有名人 作序,也未作自我 推荐,甚至 找...
耿占春 《隐喻》以诗的语言为宗旨,广泛涉及宗教学、神话话、民间文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崭新的理论阐释,运用史料精当公允,理解之深刻、判断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1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隐喻是一种使我痛苦的东西, 惟有写作是无助的,是一个玩笑,一种绝望。 诗歌的象征语境变得一团漆黑。森子在一首诗中写道:“把创作纳入病理学研究或许/ 正是像我这样貌似正常的诗人要做的事”。(《在梦里跳舞》)象征消失了,对经验的建构变得困难起来。隐喻是不确定性的,它们从神话学性的变为修辞性的。